学习方志敏 鼓起精气神

2025-07-14 06:26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全党作风建设标准很高、措施很严、考验也很实”“体现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不胜枚举”“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这些重要论述,贯通历史与现实,对于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是革命战争年代集中体现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杰出人物。今年是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90周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用好用活方志敏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以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更好引导党员、干部“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弋阳县方志敏纪念馆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江然子摄

 

 

图为方志敏《清贫》手稿,1953年1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拨交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坚定信仰、对党无限忠诚

  在苦苦探寻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年轻的方志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说:“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屠杀政策带来的白色恐怖和党内一定程度存在的低落士气和悲观论调,方志敏坚定地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大革命虽遭受失败,但我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在领导创建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方志敏强调:“反革命必然要失败,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身处监牢,面对死亡,他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方志敏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一切都交给党、为了信仰十分情愿流血牺牲的诺言。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像他那样信仰信念坚如磐石、对党忠诚至死不移,自觉做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并在沧海横流中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披肝沥胆、对祖国无比热爱

  学生时代,方志敏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感受到:“一个青年学生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深刻领悟到:“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于是,他毅然发动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并奉命率部北上抗日,表现出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高度一致。在狱中,方志敏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写下《可爱的中国》等遗著,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他对中国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他渴望有机会再为国奋斗:“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出师未捷身先死,面对这些浸透着深情大爱、同时又无力回天的凄美文字,高尚的人岂能不洒下热泪?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他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实际行动让我们可爱的中国前程更加美好。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全心全意、对人民无私奉献

  方志敏出身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深刻了解人民群众的痛苦和需求,领导人民闹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就是要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母亲得知方志敏当了苏维埃主席这样的“大官”后,就跑来向他要些饷银补贴家用。面对含辛茹苦的亲娘,方志敏只能愧疚地说,我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什么官,将来革命成功后会有饷银的。在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过程中,方志敏十分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从全力解决土地、医疗、教育、优待红军家属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引导广大群众投身革命、为创建新社会而奋斗。他说:“苏维埃政府,是工农群众自己的政府,非常亲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他希望:“同志们更加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十分艰苦耐劳地教育群众,坚决地站在群众面前,领导群众斗争!”对此,毛泽东曾经表扬说:“像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干字当头、对事业高度负责

  在创建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方志敏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干字当头、愈挫愈振,从不消极、从不气馁。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都是方志敏和他的战友们带领苏区军民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干出来的,方志敏本人也被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授予“红旗勋章”。面对经年的病体,方志敏“当吐血的时候,就静卧几天,病稍好了,又起来干;一干又病,病稍好了仍然又起来干!”面对繁重的工作,方志敏“除了吃饭走路,全部时间,都是开会演说,与群众谈话写文件,总要弄到非常疲倦不能再挨下去的时候,才去睡觉。”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方志敏表示:“我们是为着主义的信仰,阶级的解放,抱定了斗争到底的决心,……愈艰苦,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在狱中,方志敏“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却了为党努力的机会。”他宣称:“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方志敏对革命事业的那么一份激情、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种执着,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听党指挥、对大局全力维护

  方志敏领导创建的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为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捍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权都作出了全局性重要贡献。在自身财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1930年8月至1932年1月,赣东北苏区输送中央的黄金,就超过2000两;1933年,为支持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奉献出自己唯一的一支主力部队——红十军;1934年,为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方志敏毅然奉命挥师北上转战皖南,直至绝大部分红军将士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之所以能够如此顾全大局、甘愿担责、不惧牺牲,主要是方志敏坚强的党性使然。他说“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并认定“如有哪些同志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指示,而消极怠工,那简直不是真正的革命同志,而是冒牌党员。”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听党指挥,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决不做各行其是的“冒牌党员”。

  学习方志敏,鼓起精气神,就是要恪守清廉、对自己严格要求

  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几年,虽然位高权重,但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当妻子缪敏为革命不幸被捕入狱,在大家都同意用四百块大洋去营救的情况下,他却因舍不得动用这笔公款而持反对意见。方志敏20多岁就患了肺结核、吐血不断,长年累月的艰苦斗争又使他患了严重的痔疮,伙房管理员想方设法让他吃得好一点。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严令伙房不能给他搞特殊,坚持与大家一起吃糠和野菜。寒冬腊月,他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工作,冻得瑟瑟发抖,但坚决不同意换件新的。当他被捕遭到敌人搜查时,身上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竟然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身处监牢,面对诱惑,他郑重宣告:“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工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狱中所著《清贫》,正是他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伟大品格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与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就是要像他那样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一身正气,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沈谦芳

  (作者系江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