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金融、智力支持上持续发力 鹰潭强化技术攻关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

本报鹰潭讯 (胡齐 全媒体记者祝学庆) “以前我们只能提炼2种稀贵金属。如今我们攻克了从阳极泥中分离提炼多种稀贵金属的技术难题,能提取8种稀贵金属元素,而且纯度从95%提高至99.8%。”7月8日,在贵溪市鑫浩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公司负责人李祥才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稀贵金属绿色高效提炼技术的突破,是鹰潭市铜企业在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的一个缩影。
鹰潭市持续擦亮“世界铜都”品牌,强化科技支撑,以科技赋能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以鹰潭为核心的铜基新材料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今年1至5月,鹰潭铜基新材料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63.33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64.79亿元、同比增长13.7%。
强化政策扶持,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近年来,该市将创新驱动作为推进铜基新材料集群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鹰潭市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2023—2026年)》《鹰潭市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再生铜冶炼等8个领域为主攻方向,对电子屏蔽和连接器等用途的高电子铜带等10个铜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为给铜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该市出台金融支持措施,推出转型升级贷、工创贷、“浙商贷”等金融产品。去年以来,“浙商贷”发放贷款达126.54亿元。该市还出台政策,将市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资助经费从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设立“人才飞地”12个,目前该市已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技术型人才180余人,为铜企业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围绕铜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需求,鹰潭市积极协同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中南大学、有研集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以来,该市已精准对接68家企业142项技术需求,举办10次专家企业家交流活动,组织60余家企业参与昆明理工大学—鹰潭市科技成果对接会、2025(第四届)中国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科技人才成果对接会,促成1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同时,该市积极推动由高校、铜企业等共建先进金属材料与关键矿产开发江西省实验室、稀贵稀散金属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目前均已获批组建,为铜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该市持续健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夯实创新主体培育基础,推动科技型铜企业向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与此同时,实施一批由企业主导的“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全市铜企业主动作为,投入科技攻关强攻行动。今年以来,由铜企业领衔、正在实施的“揭榜挂帅”项目达13个。在政府、企业共同发力下,鹰潭在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成效突出,目前该市已实施31个铜基新材料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实现国产化替代3项、国内先进水平15项、国际先进水平6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