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总经理“不专业”、采购价高 投资者称加盟“希尔顿欢朋”亏惨了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前段时间,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关注报道了真假“希尔顿欢朋”酒店一事,引发多方关注。连日来,有投资者向记者反馈,他们与南昌涉事门店有着相似的遭遇,均对“希尔顿欢朋”选派的总经理及指定平台的物资采购问题怨声载道。
派遣总经理“不专业”、指定采购价高
此前记者报道了,位于南昌市高新南大道的希尔顿欢朋酒店,因被品牌方下架线上订房渠道,负责人不得不改名维持经营。该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方选派的总经理多为临时招聘,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酒店经营陷入困境。同时,作为加盟商,酒店日常所需物资必须在指定平台采购,而这些物资的价格要比市场高出30%~50%。
近日,来自福建省的投资者张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于2022年签约加盟“希尔顿欢朋”,先后投入7800多万元,2023年元旦开业。两年多的时间里,已向“希尔顿欢朋”上交管理费多达400余万元。
“总经理是‘希尔顿欢朋’派的,可太不专业了,简直是累赘,我们却没地方说理。”这位投资者一开口就称自己是“受害者”。他举例说,总经理在经营中擅自给客人担保,违规挂账,导致总共十几万元款项无法收回。
“开业才两年半,就有近150间客房的墙纸(布)脱落。”他还提到,监工在验收环节对投资者极不负责。“当时品牌方派人监工,我们支付了指导费,可监工工作一塌糊涂,装修质量堪忧。”
谈及解约的原因,张先生称品牌方给的理由之一是采购的东西少。但他表示,品牌方指定采购的物资“同样的东西、同品质,价格却比别处高”,这让他无法接受。
更让他气愤的是,解约尚未执行,品牌方就提前下架了酒店线上销售渠道,导致酒店陷入困境。“三四个月不理会我们投资者,我向他们上级投诉之后,才收到了律师函。”
指定物料不达标致消防受阻 管理混乱引发合作破裂
另一位来自广东省的投资者刘先生(化名)称,作为初涉酒店行业的新人,他当时看中的是“希尔顿欢朋”“国际品牌”影响力,加上品牌方工作人员承诺能带来流量支持,才决定加盟。
满怀憧憬的他,在签约后按照标准装修,所用物料均为“希尔顿欢朋”指定产品,但让他没想到的是,2019年8月份装修完之后,消防检验不过关——木饰面,地毯等材料达不到防火标准,这导致酒店未开业就损失惨重。
另外,他认为,“希尔顿欢朋”因扩张过快,人才培养跟不上,选派的总经理要么人品有问题,要么工作能力不行,导致总经理频繁换。“一年换四个,跟其他店相比不算多,总共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
刘先生表示,与“希尔顿欢朋”合作不愉快远不止这些,最终闹掰的导火线是管理费问题。“当时某单位整体租用酒店一个月,打包价是160万,其中包含空置物业的补偿费,但‘希尔顿欢朋’不管房间是否住人,非要按打包总价8%收管理费,我们说按真实客房入住情况来算,但他们不同意。”在他看来,品牌方在酒店“危难时刻”还“捅刀子”,于是他主动要求解约。 “这次合作纯亏2000多万元,这样的管理和团队,根本不值得合作。”
专家:标准化矛盾、信任危机成加盟酒店扩张阻力
针对以上投资者的种种说法,记者联系了“希尔顿欢朋”品牌部工作人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其未正面回应,只是称“若有具体信息请分享,也好改进。”
事实上,投资者在加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当前加盟酒店行业快速发展中逐渐凸显的共性问题。
“当下,加盟酒店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的现象。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刘英分析称,一方面是品牌方的“标准化”与加盟商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标准化的设计、服务与管理,可能会压制个性化需求,导致加盟酒店“水土不服”,影响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是加盟商与品牌方的“信任危机”,加盟招商公司为了获取信任、吸引加盟可能会夸大其词,出现一些承诺不兑现、合同陷阱等问题,因此当出现客诉问题时,品牌方与加盟商可能互相甩锅。
刘英建议,投资者在寻求加盟机会时,要谨慎冷静,通过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比如在选址方面,务必要深入调研,从商圈定位、客群定位、竞品定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同时,在考察品牌时,也要评估品牌的定位,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是否加盟,确认加盟后也要关注“售后支持”,要深入了解总部在培训及后期运营方面的具体规划,并将品牌方承诺的培训、技术支持、营销支持等写入合同,确保充足的后续支持能力。
而品牌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是可复制的运营管理体系,要明确核心客群,明晰品牌的商业盈利模式,构建一套完善的连锁标准化系统;二是口碑的管理,除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外,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三是数字化赋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了解商圈人流,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偏好和反馈,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增强品牌的市场适应能力。
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