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更方便 服务更贴心——袁州区摘牌减负“码”上服务

2025-08-08 15:32 阅读
江西日报

  本报宜春讯 (喻博闻 全媒体记者邹海斌) “这是功能室指引、办事流程活页,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社区功能室、代办事项和惠民政策就都知道了。”8月5日,在宜春市袁州区新康府街道仙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仙台社区党委书记龙旅游向记者介绍。

  “前两年来社区,可就没这么清爽了,墙上挂满了牌子,群众办事也没这么方便。”龙旅游补充道。“牌牌都想挂,一墙挂不下。”长期以来,“牌子多、事务杂、负担重”困扰着基层。袁州区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建立摘牌减负“码上办”模式,将“摘牌”与“减负”融合,推动基层治理从“有形挂牌”向“无形赋能”转变。

  为推进摘牌减负,该区全面推行“4+2+1”挂牌做法,即保留村(居)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4块标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块标识,1块功能室指引牌。“其余标牌统一整合至‘码上办’平台,通过二维码集中展示,实现标牌‘瘦身’。”区委社会工作部干部李缘说。

  依托“码上办”平台,各村(社区)以往挂在墙上的标牌、制度牌都摘下来了,对群众有用的标牌实行数字化,“搬”上二维码,没有实质内容的牌子坚决清理。

  摘牌减负,“码”上服务,省事又省心。龙旅游告诉记者,以前牌子多、更新快,每年耗费的牌子费都有数千元,现在这些都减了,特别是一些制度牌可以在线更新,信息动态管理,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牌子摘了,负担减了,服务更贴心了。“码上办”平台聚焦群众需求,集成多项服务功能,增设便民服务主要代办事项、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惠民政策宣传栏、意见反馈等模块。群众只需扫码,即可获取政策信息,了解有事“怎么办、找谁办”,实现办事指南“一码通”。

  为防止“挂牌反弹”,袁州区建立常态化摘牌减负工作机制,出台配套实施方案,细化标牌设置审批程序,实行标牌设置目录、规格、流程标准“三统一”。通过定期督导检查、开设“随手拍”线上监督端口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干部群众互动的减负监督体系。

  基层服务“码上办”运行以来,袁州区共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项38项,明确不应出具证明事项27项。除“4+2+1”挂牌外,未新增一块标牌,实现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内部制度性标牌清零,切实为基层治理减负赋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