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非”凡青年,“遗”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 :童心剪纸映初心 生肖智动传文蕴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遗焕发新活力,近日,“非”凡青年,“遗”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赣州市经开区黄金岭街道滨江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指导老师刘易莎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携手合作,为22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沉浸式AI助力客家非遗剪纸体验之旅。
红色故事启童心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龙梦源通过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的方式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红色故事——《闪闪的红星》:“从前,有个叫潘冬子的小朋友,他胸口总戴着一颗红五星……”当讲到潘冬子用智慧帮游击队的段落,有小朋友忍不住举手:“他好勇敢啊!”龙梦源笑着说道:“是呀,这颗红星就像一盏灯,照着他往前走。你们觉得,红星还像什么呢?”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答着“像勇气”“像希望”,稚嫩的声音里,慢慢有了对红星的理解。

巧手剪星传非遗:
接着,来到剪纸体验环节。实践队员崔霜拿起红纸,一步一步地教小朋友们怎么叠纸,怎么剪红星,只见她边说边示范,剪刀轻快开合,一颗五角星就落在掌心。小朋友们跟着学,有的剪到拐角处卡壳,队员们就握着他们的手慢慢转方向。不一会儿,每个小朋友都举着自己的作品凑到镜头前,有的比耶,有的把红星贴在胸口,小朋友们脸上的笑容散发着光芒。小朋友们既体验了剪纸乐趣,也让勇敢、机智、爱国的红色印记在指尖流转中悄悄住进心里。

AI赋能焕新彩
紧接着,实践队员们为每位小朋友分发了十二生肖剪纸。活动现场,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生肖裁剪中:有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对照模板,一笔一画细致描摹轮廓。队员们穿梭其间,时而俯身指导剪纸技巧,时而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点赞。当小朋友们都完成后,来到了小朋友们最兴奋的环节——AI生肖智动。在队员饶非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将剪纸作品给实践队员们利用AI识别,将原本静止的小兔子突然蹦跳起来,骄傲的小公鸡转起了圈圈。小朋友们簇拥在屏幕前,指着自己的作品雀跃欢呼,有的还追着屏幕里的生肖跑。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传统剪纸的趣味,更以科技为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彩,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此次活动,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AI科技的创新结合,为社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特别的文化体验。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客家非遗剪纸技艺的精妙,更通过AI互动体验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客家文化和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地理解。未来,他们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传承非遗的非凡道路上,让客家文化绽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