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新芽”长出百亿大产业——探访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2025-08-12 04:5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调试中的常温静置库。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摄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

  如何以重大项目投资强化产业发展硬支撑?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谋划推进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8月4日至6日,记者来到位于宜春经开区的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电池”)。企业绵延近一公里的红色厂房内,一个二期项目正在加速“成长”,龙头企业萌发出“新芽”,向着百亿级目标挺进。

  8月5日一大早,宜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二级主办、企业特派员张俊猛就来到国轩电池,向公司二期项目负责人李定明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今年3月首台设备开始进场,6月开始首次投料试产,7月基本完成调试,现在已经在全面试产了。”李定明说,二期项目10GWh电芯生产车间已投入生产,10GWh电池包车间正在建设中。二期项目整体达产后,国轩电池的年产值将达到110亿元。

  “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在融资、用工、用电等保障方面,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您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们特派员。”张俊猛认真记录项目进展情况,随后带着记者来到新投产的二期电芯生产车间。

  与室外酷热环境不同,新车间内体感凉爽。随着机械臂的有序摆动和传输带的高速运转,一块块电池被送往包胶分档工作区,工人们正在仔细检查刚刚包胶好的电池。

  “近日,我们准备组织一批企业参加由宜春市政府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举办的2025年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主要是针对促进锂电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张俊猛一边看一边介绍。

  “这个来得好,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二期项目,不单要增加产能,还要加装磁悬浮运输系统,升级冷热压工艺,正好去学习学习。”李定明笑着说,要马上向公司报告这个情况。

  “当地的服务总是这么及时,难怪我们董事长分享投资宜春的感受时说,宜春是个好地方,孕育着好产业,培养着好企业。”6日,得知要组织企业参加锂电产业专题交流,国轩电池副总经理张沿江满脸笑意。

  从合肥总公司来到宜春工作生活的3年时间里,张沿江见证了企业的成长,也看到了宜春发展锂电产业的广阔空间。数据也印证了张沿江的看法:今年上半年,宜春市重点监测的18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01种实现增长,其中锂离子电池产业同比增长39.1%。

  国轩电池与宜春的故事,始于2021年农历正月初五。当人们还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里,宜春便高规格组团赴合肥,与国轩高科高位对接。当年2月28日,国轩高科和宜春签约,投资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

  这是宜春市本级引进的首个百亿元大项目,也是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首个头部企业。

  从前期洽谈到正式签约仅40天,项目4个月落地,1年建成投产,国轩高科在宜春上演的速度与激情,令业界刮目相看。一期项目正式投产的第二年,国轩电池就启动了二期建设计划。2024年1月,总投资达51.5亿元的国轩电池二期项目开工,规划一次性建成20GWh动力电池,在宜春加速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我们重点围绕宜春经开区‘1+2+N’现代产业体系,开展链式招商引新量,同时立足现有企业,通过优化服务挖潜能扩增量,让老树发新芽。”宜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卢巧云告诉记者,为了让项目更好落地,宜春经开区建立了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网格员服务机制,并制定了各类政策汇编,强化了项目用地、物流、资金等要素保障,让企业能够在经开区安心发展。

  “说实话,我刚来宜春时,只知道这里锂矿资源丰富。如今这里已经从资源产出地,变成了全国锂电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张沿江介绍,一期项目入驻时,公司所在区域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公司在宜春周边的配套企业已经达到了数十家,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是企业追加投资的重要原因。

  一个个重大项目“生根发芽”,让宜春经开区工业经济跑出了加速度。作为国内最早规划布局锂电产业的地区之一,宜春已形成覆盖锂资源采选冶、关键材料、电池制造、应用回收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其中,宜春经开区锂电池现有产能已超100GWh。今年上半年,宜春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9%,列全市第一位。

  不仅是经开区,在重大项目强有力的支撑下,今年上半年,宜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四位,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让更多二期项目“生根发芽”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强化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发力,紧盯项目建设不放松,进一步挖掘企业扩产潜能、强化企业投资意愿,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我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这份成绩的取得,是企业家们对江西营商环境的认可,更是江西经济发展活力和信心的体现。追加二期投资,成为许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也是它们认可江西、扎根江西的直观表现。

  二期投资,是对前一期投资的延续,不仅是投资额的增加,更有对在赣已有产业的完善和升级。采访中,国轩电池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日趋完备的产业链条、政企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让他们对宜春锂电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老树发新芽,不仅需要优质的营商“土壤”,更需要良好的“阳光雨露”——产业生态。宜春经开区在这方面的做法,可供参考:一方面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在引新量上下功夫,让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集群更加聚合;一方面加强对已入驻企业的指导,在扩存量上下功夫,引导辖区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大在当地的布局,同时发挥其行业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引新量”和“扩存量”双向发力、相互策应,是宜春经开区产业之树不断开枝散叶的秘诀。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朱兆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