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 他们与太阳“较劲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实习生李安然、江帆、叶玮报道:虽然立秋已过,但酷热仍在持续。连日来,南昌市区最高气温仍在37℃附近徘徊,局地接近40℃。在这热浪炙烤之下,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建筑工人、快递员、电力抢修工等众多户外劳动者,依然坚守在城市运行保障的第一线,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正常运转。
顶着大太阳工作的环卫工金阿姨
高温下户外工作者:再热也要顶住!
午后15时,烈日当空。环卫工人金阿姨身着工作服和防晒衣,在南昌市金融大街与红谷中大道口附近的绿化带清除杂草。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她不时停下擦拭。抬头望了望有限的树荫,她对记者说:“这里还好,待会儿要去更晒的地方。”对她而言,与太阳的“较量”从全副武装的清晨就已开始。
同样在热浪中坚守的,还有街头执勤的协警。在会展路与红谷中大道交界的十字路口,协警老张帽下的脸庞布满汗珠,警服被汗水反复浸湿又蒸干。哨声在灼热空气中略显嘶哑,但他挥动手臂引导车流的身姿依然挺拔,并不时提醒过往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好头盔。
“14时至15时最难熬,地面滚烫。”执勤间隙,他猛喝一口水,“站好每一班岗,保障安全畅通,再热也要顶住!”老张告诉记者,他的工作从7时30分开始,每天执勤近8小时。
而在烈日下奔波的快递员陈师傅,则坦言疲惫与炎热是常态,支撑这些基层劳动者坚守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高温下加班加点施工的修路工人团队
外卖站点负责人:已为骑手配备各类防暑物资
当一线户外劳动者在烈日下奋战时,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防护与保障,成为各企业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要课题。
在丰和中大道与世贸路交叉口,市政道路施工正在推进。约三四十名工人在热浪滚滚的沥青摊铺区、轰鸣的压路机和搅拌机旁紧张作业,汗水在工人们的皮肤上肆意流淌。现场技术负责人刘工介绍,施工队员清晨5时起床,6时抵达现场开工,收工时间视每日任务量而定,有时需持续工作至21时或22时。因工程要求,高温下沥青铺设需连续作业,工人可在午间短暂休整。队伍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并提供解暑茶水。当记者问及高温补贴发放情况时,该负责人表示,相关保障措施会按要求落实。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同样面临高温考验。红谷滩区外卖站点负责人熊焕志告诉记者,他们站点为骑手配备了藿香正气水、饮用水、冰西瓜等防暑降温物资,并供应冰袖、防晒衣,要求骑手晨会时定量领用两瓶藿香正气水。
“给骑手能争取到的都会争取。”熊焕志还表示,片区要求各站点管理员不定期致电骑手确认身体状况。同时,该站点科学安排弹性避高温时段,规定骑手可在午后高温期内自主选择两小时轮休,并合理规划轮值人数。站点骑手肖徐平说:“今年我们片区还没听说有骑手中暑。”
大太阳正在路口疏导交通的协警张师傅
医生解读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暑
面对持续高温,做好科学防护至关重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占钻提醒,从事重体力活、孕妇、年老体弱者、肥胖者、有基础疾病等人群相对来说更容易中暑。“不管是中暑高危人群还是普通人群,都应该做好防护。”
他建议,在户外工作时尽量不要穿紧身衣裤。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转移至通风、阴凉的环境,同时补充水分(如淡盐水)。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暑症状,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