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竞渡赶大潮——丰城市袁渡镇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8-12 11:5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袁方坤报道:夏日,笔者来到抚河之上,走进连续7年获得丰城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的袁渡镇,镇会议室荣誉墙上各种奖旗奖牌令人目不暇接,乡村治理硕果满枝:全国“四好”商会,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宜春市共产党员示范乡镇,宜春市信访“五无”乡镇……

  滔滔抚河浪打浪,滚滚长江潮赶潮,扬帆竞渡看袁渡。“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我们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打响豇豆蔬菜之乡、服装加工之乡、笔芯油墨之乡、航运物流之乡品牌,以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在高质量发展中扬帆奋进……”谈起乡村振兴,袁渡镇党委书记李文诚满怀激情地说。

  转作风、理思路 把好基层治理之舵

  为打造村级组织示范村,去年5月,该镇在有着18个村小组900多户近4000人的袁坊村召开干部群众大会,收集意见建议,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储备3名年青党员干部。一年来,该村对进村主干道拓宽,连续3个月集中清理建筑垃圾,在横口组150亩农田新增抗旱井,对妇女水库涵洞清淤,村集体增收15万元……“日新月异的变化,得到群众称赞,吸引3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捐助20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曾经的后进村变成了如今的先进村”该镇党委副书记邹循华介绍。

  绘好一张图,下好一盘棋。有着5万人口的袁渡镇,抚河穿境而过,村级组织参差不齐,社情民意复杂多变。该镇结合实情,理清工作思路,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制定出“三定两带一量化”基层工作治理法。

  三定:定目标,定路径,定举措。按照袁渡镇“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上台阶、四年大跨越、五年呈巨变”要求,镇各班子成员就分管线上的业务制定出创特色亮点的可行性目标定位,镇各科室画出抓落实路线图,各村委会对标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等要求制定争先竞位举措。

  两带:带头学习、带头服务。每周一由书记镇长领学、班子成员带学、干部送学,组织班子成员对上级文件精神解读,科长就各自业务上台演讲,村级党员干部进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舍、厂房车间以多种方式送学。镇班子成员下乡带队调研,把群众的心声化作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彰显服务成效。

  一量化:绩效量化。以实绩论英雄,每年度进行工作量化细化,与党员干部提拔重用挂钩,与职级晋升挂钩,与绩效奖惩挂钩,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氛围。

  扬优势、兴产业 划好经济发展之桨

  “袁渡镇有30多家制衣厂,解决1000多人就业,几千万元工资进入袁渡人口袋;种植2000多亩豇豆,万亩高产油茶,千亩花卉苗木,400多亩金丝皇菊和贡菊;有3家大型蛋鸡场、1家养鹿场、4家养猪厂……去现场看几个地方吧。”陪同采访的宣传委员陆文娟如数家珍。

  “一天8小时,按工时算钱。家门口就业,赚钱、带小孩、照顾老人三不误。”走进豇豆种子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分选种子。该镇共有豇豆种植经营主体38家,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就地就近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豇豆成了“摇钱豆”。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豇豆种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该镇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豇豆种子产业园,由单一卖鲜豆到卖种子,产品销往全国27个省,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

  “越是就业形势严峻,越要宁愿自己少赚,放出利润来保就业。我不裁员,而且增加就业50多人,工资不降反增,关键时刻要为社会分忧,体现企业担当。”1982年出生的东升制衣厂老板袁耀平,专门研制西服、西裤、马甲等,产品漂洋过海,去年员工从160人增加到210多人,接纳6户脱贫户就业。“20多对中年夫妻在厂里,去年10多对年轻人碰出爱情火花,结婚生子。夫妻日夜在一起,大大降低离婚率;一人就业养全家,幸福生活笑哈哈……”车间主任夏招兵的顺口溜脱口而出。

  世界笔,中国芯,袁渡造。来到三友制笔自动化生产区看到,一人管8台螺杆机。据悉,这是一家生产乳化油墨笔的企业,从油墨发展到笔头、笔芯、笔管、笔筒全产业链,与得力、晨光、爱好等品牌企业合作,年销量10亿支、产值2亿元、税收400多万元。为扩大产能,该镇扶持企业把产业链优势整合,在高新园区新增生产2000吨油墨颜料项目。

  “因地制宜,扬优成势,引导服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及本地致富能手创新创业,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构建种养业、加工业、制造业、运输业‘四大体系’,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谈起如何发展乡镇经济,该镇镇长王青山思路明晰。

  筑暖巢,引凤凰,孵金蛋。

  为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该镇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引进企业的村委会进行大力鼓励,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对返乡人员兴办的公益事业,政府给予财力配套,对所在自然村奖励,增加村集体荣誉感。

  该镇还以全生命周期服务重大项目,聚焦急难愁盼,促使项目如期签约、建成达效,打响三套“组拳”:一包到底,全环节帮干,从立项、达产、入规等环节全程帮办;一保到底,全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一督到底,全过程监督,倒逼项目推进。江西晨兴共享去年5月投入运营,当年营业收入2亿多元,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运营、当年入规,成为该市网络服务业开路先锋。2024年,该镇新增入库项目5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签约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财政总收入1.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70万元。

  惠民生、促和谐 扬好百姓幸福之帆

  在第三期沿河综合治理现场,红旗飘飘,挖土机、推土机、运土机声音隆隆,热火朝天。远远望去,建成区三五成群的人们,徜徉在沿河两岸。为打造“一港两岸五桥”,该镇一期接着一期建,把沿河两岸建成既利于人车出行,又便于休闲晨跑的好去处。

  天下孰重?百姓最重;何事为先?民生为先。该镇作风的大转变,经济的大发展,让惠及民生的底气更足,把抽象的幸福具体化,扬好民生福祉之帆,从而使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信访越来越少。2024年,该镇投入民生资金1000多万元。看到家乡变化,去年40多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款200余万元兴办民生事业。

  点点滴滴总关情,桩桩件件暖人心,百姓感到满满的幸福。

  出行多方便。由12米至24米进镇主干道的拓宽,集镇到王家洲5公里的村级沥青路改造,枫树下至罗林洲4公里的县道升级,5座危桥的拆建,集镇的美化,200个停车位的增加,让人从足下行走中感到便捷便利。

  环境多优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攻坚行动;修建沿河健身跑道2.3公里,集镇品质、功能实现双提升;开展“三治六清”行动,投入60余万元升级改造农贸市场,投入20余万元开展“清河行动”,让人从生态环境中感到舒适舒服。

  社会多和谐。以“抓基层、打基础、化矛盾”为目标,将“母舅坐上”智慧调解拓展外延,胡仁树个人调解室及袁渡镇驻青云谱袁渡商会调解室成立运转,去年排查矛盾纠纷200余起、热线受理306件、信访事项办理15件,调解成功及办结率均达到100%,让人从矛盾化解中感到和睦和谐。

  “……今夜你在何方?转回头迎着你的笑颜,心事全都被你发现,梦里遥远的幸福它就在我的身旁。”每到华灯初上,一首首清悠甜美的歌声在抚河之滨回荡,村民唱着歌,跳着广场舞,情景交融,仿佛把人带入《梦里水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