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让医疗服务既“集群”更“亲群”

2025-08-12 16:2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周芯宇)“以前去县城看中医,天不亮就得赶路,还要排老长的队;现在县里的中医专家定期下乡坐诊,在家门口就能把上脉、看好病!”8月10日,永修县云山中心卫生院里,刚看完病的村民吴大妈笑容满面,不住夸赞着如今贴心的医疗服务。这生动的场景,正是当地推进医疗服务改革惠民生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永修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三下沉三提升”——推动医疗资源、人才、服务下沉,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村卫生室网底功能,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医疗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资源集“群”,聚合力破壁垒
    为打破以往医疗资源分散、医疗机构“各自为战”的困局,永修县创新构建“1+2+N”医疗服务体系,让分散的医疗资源“握指成拳”,凝聚起强大的服务合力。
    “1”个龙头,即县直医疗机构与多家省级三甲医院合作组建医联体,并重点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为县域急症患者抢出“黄金时间”。
    “2”个枢纽,是精心打造的虬津、云山2个区域医疗次中心,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有效分流县级医院的就诊压力。以虬津卫生院为例,成为区域医疗次中心后,门诊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5%、390%,服务能力显著跃升。
    “N”个网底,指全县182家村卫生室都装上了智医系统,系统里的AI审方能精准识别药品使用限制,避免超量用药、医保违规收费,既规范了看病流程,又帮患者省了钱。
    “我们推动医疗资源‘集群化’,不是简单拼凑,而是要让资源真正流动起来、高效运转。”永修县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医学影像、检验检查、病理诊断、心电诊断、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如今乡镇卫生院做检查、县级医院医生诊断已成为常态,累计惠及5840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54.92万元。
服务到“群”,转作风送便利
    医疗资源整合后,如何让集群化资源真正沉到群众身边?永修县打出了一套服务下沉“组合拳”。
    该县组建了由县级医院各科室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每月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健康赶集日”活动。专家们带着专业设备,在村里为群众免费问诊、检查、普及健康知识,截至目前已惠及8万多人次,让偏远地区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诊疗服务。
    针对慢性病患者,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零距离”健康管理。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上门随访、开展健康宣教、进行慢性病干预,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同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依托医共体平台落实分级诊疗,对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全周期健康管理。
改革惠“群”,见实效暖民心
    改革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永修县医疗服务改革实施以来,成效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群众选择本地就医,县域内就诊率、基层首诊率同比攀升,基层医疗机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事业单位招录、农村医学生安置等多元途径,成功引进120名卫生专技人才,为基层医疗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双向转诊”政策在全县推行,累计转诊约2674人次。
    “自从有了双向转诊,看病就像坐‘直通车’一样顺畅。在村里做检查,有问题去县里治疗,康复阶段回卫生院照护,方便又省钱,全程省心又踏实。”永修县马口镇先锋村村民丁中琼因下腹胀痛到卫生院就诊,说起现在的医疗服务,感慨不已。
    “改革要以患者获得感为标尺,实打实做好服务。”永修县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区域医疗次中心辐射范围,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引进,升级智慧医疗系统,让医疗服务更精准高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