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豆腐:泸溪水润出的千年白玉香
江西的大街小巷里,柴火灶台中总藏着奇迹,在江西鹰潭龙虎山脚下的上清古镇,静静流淌了千年的泸溪河旁,就总有豆香弥漫在青石板巷间。作坊里的石磨悠悠转动,乳白的豆浆顺着磨盘缓缓流下,这是上清豆腐的诞生时刻,也是这座道教名山最动人的烟火气息。

每个薄雾未散的清晨,上清镇各个豆腐坊的师傅们便早早地出了门。他们口口相传着一句俗话:鸡鸣时取水,日升前磨豆。上清豆腐的难以复刻,就在于泸溪河水的清冽甘甜,当地老师傅都说:“离了泸溪水,就做不出上清豆腐的神韵。”豆腐的原料往往选用本地土生土长的田塍豆,磨豆子时,他们坚持使用祖传的石磨:“机器磨的豆浆太烫,会伤豆性,石磨慢转,才能保留大豆的本真。”俗语有云: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而科技日新的今天,淳朴的当地人依旧恪守古法,才造就了上清豆腐 “白如玉、嫩如脂、香如兰、滑如绸”的特质。
“腐”与“福”发音相似,在上清,吃豆腐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收获福气。每到年节或有远客时,古镇人都会大摆“豆腐宴”招待来客。若问上清人待客之道?八仙桌上必见豆腐与不同配菜的多重奏:菜籽油烧得滚烫,泸溪河中土生土长的黄鱼角、村里过年宰杀的猪肉,又或者换个什么新鲜的荤味儿,不管三七二十一“滋啦”跳进锅,瞬间香气四溢,开水一下,砂锅里由清转浓的肉汤咕噜不停,这就是轮到豆腐唱主角戏的时候了。新鲜的上清豆腐甚至不需要砧板,随意在手中划拉几下,就成了骰子般大小的白玉,白玉块缓缓下入锅中,吸足汤汁鲜香,豆腐味也浸入汤中,逐渐相互交融,难分主次;起锅前来把红椒,再撒把青蒜,或者放点虾仁等易熟的配菜,热气蒸腾中,白豆腐沐浴在琥珀色汤中,咬一口,汤汁从万千气孔中迸发,让桌前食客烫得直哈气也不肯停筷子。

当游客咬一口刚出锅的豆腐,那滑过喉间的清香,是泸溪河的水,是龙虎山的土,是匠人手心的温度,更是千年未变的山水乡愁。在速食时代,仍有人守着时光,用最质朴的食材,讲述着最本真的舌尖滋味,这或许就是上清豆腐最动人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