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轻了,干事劲头更足”——“湾里办”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5-08-13 04:57 阅读
江西日报

  “垃圾堆变绿地!”8月11日,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幸福街道行政执法办主任黄瑷璋翻着手机里的对比照片说,自从“湾里办”上线,事务性工作少了,办事效率高了。

  黄瑷璋口中的“湾里办”,是一个集投诉、咨询、建议、表扬于一体的政务平台。群众可通过热线或网络提交诉求,平台利用智能工单分配和数据共享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同时,AI大模型会实时分析诉求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支持。

  不久前,“湾里办”的后台收到一条投诉:新旅明樾堂地块垃圾堆积成山,气味难闻,严重影响居民生活。3分钟后,4个相关部门收到系统派单。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湾里分局2日内完成地块红线划定,湾里管理局幸福街道3天清运垃圾20余车并整治菜地,湾里管理局景区与城乡管理办公室同步启动复绿工程,南昌市施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周内完成2000平方米植被覆盖。

  “过去这类投诉,我得打七八个电话协调,解决下来至少要一个月,现在平台自动派单、限时办结,效率翻了几番。”黄瑷璋指向办公室墙上的“减负成绩单”:平台上线以来,街办月均投诉量从180多条降至120多条。

  “不用再被困在办公室里了”“有更多精力扎到群众身边”……如今,理顺权责、简化流程、轻装上阵。黄瑷璋说:“包袱轻了,干事劲头更足。前阵子,刚给阳光社区修了个新公厕,居民可满意了。”

  在智慧湾里指挥中心大屏前,湾里管理局综管办主任罗旭正通过AI大模型生成的“诉求图”分析民生痛点。屏幕两侧分区呈现办理情况与工单类型、高发事项与工单列表,中央湾里地图以色块标注各区域实时受理数据。当鼠标悬停在“招贤镇”区域时,即弹出窗口:“累计接件535件,完成531件,完成率99.25%。”

  “过去翻台账要半小时,现在三秒搞定。”罗旭坦言,这个平台就像给基层治理装了“智慧大脑”,带来的减负效应是全方位的。他介绍,首先,AI预警和自动派单替代了人工协调,将问题处理时效提升了50%;其次,标准化分类让诉求精准直达责任部门,避免了基层干部在多个科室间“跑断腿”;最后,历史数据与群众建议推动问题从“被动处理”转向“主动预防”,减少基层因投诉积压产生的协调负担。

  数据显示,平台上线4个月,汇聚42个部门在线处置,受理工单4665件,办结率99.12%,群众满意度超90%;行政成本降了30%,资源配置效率提了40%……行政成本降了,群众满意度却大大提升。

  从“人工跑腿”到“数字流转”,“湾里办”平台不仅拆掉了部门间的“数据围墙”,更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基层干部更高效地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瑞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