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今年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349套 完成危房改造246套

2025-08-13 10:33 阅读
井冈山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郭雯玉

  今年1月至6月,全市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349套(间),占年度任务总数的84%,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8125亿元;分配公租房697套,4505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已完成危房改造246套(中心城区完成52套),完成率79.87%……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的坚实足迹。放眼庐陵大地,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群众安居梦逐步实现,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今年上半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保障安居”为宗旨,全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稳步实施,从新建项目的加速落地到存量房源的精准分配,从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到居住环境的持续优化,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住有所居、建有所成”的民生答卷。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有章可循

  完善的政策制度是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石。我市聚焦群众住房需求痛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为规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起草了《吉安市中心城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严格履行公平竞争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及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办法》于6月6日正式印发。

  “《办法》明确了申请条件、审核流程和配售价格,让我们申请时心里更有底了。”市民陈思源说。为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我市还组织各区住房保障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办法》进行深入解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棚改危改加速推进,城乡面貌焕新颜

  棚户区和城市危旧房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我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棚改危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青原区沙芫内涝区棚改安置房项目现场,曾经低矮破旧的房屋已被整齐漂亮的新楼房取代。“以前一下雨,我夜里都睡不踏实。老房子经不住水泡,大家都盼着能早日搬出这个‘水窝子’。”站在新楼房前,居民王冬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目前,该项目1319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小区道路硬化完工,预计8月底全部竣工,10月完成验收移交。

  像这样的棚改项目还有很多。全市各地对城市危旧房分级分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改造,C级危房采取拆除或抗震加固方式进行改造,D级危房采取撤离人员及拆除方式进行改造,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今年,我市计划改造城市危旧房308套,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246套(中心城区完成52套),完成率79.87%。

  安居保障网越织越密,民生温度持续升温

  “以前在外面租房子,不仅贵还不稳定,现在申请到了公租房,每月租金才200多元。”吉水县城南社区居民王秋莲的话语,道出了公租房带来的满满幸福。像王秋莲这样通过公租房圆了安居梦的家庭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分配公租房697套,让众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忧居”,迎来“宜居”。

  为了让这份幸福触手可及,我市持续推进公租房申请“一件事”高效办,通过线上申请、审核、管理全流程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公租房申请5023户,经“二审二公示”,990户家庭取得住房保障资格。同时,为4505户住房困难家庭及时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切实缓解了困难群众的住房压力。

  一组组数字、一张张笑脸、一项项工程、一份份答卷,凸显着我市住建领域取得的成效,记录着我市在住房保障道路上追赶超越的铿锵步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