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从文化烟火中读懂“和合共生”的天津样本
海河之水奔流不息,裹挟着六百多年的城市记忆,也映照着新时代的文化气象。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以“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将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发展的时代叙事与世界文明的对话愿景,浓缩于一方舞台。
文化溯源,探寻中华文明“精神脉络”。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民俗文化到高雅艺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风尚,再从明清时期的南北货物集散,到近代开埠后的中西文化碰撞,天津处处彰显着融合之美,不仅生动诠释着和合共生的理念,更解锁了中华文化的“绵延密码”。
天津,地处海河交汇之处,是水路连接的枢纽,更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以世纪钟为例,其标志性的日月轮盘机械结构,宛如一位历史的讲述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又如解放桥,其旧称“万国桥”,所用钢材与法国埃菲尔铁塔相同。此外,天津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海陆交汇点之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天津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将中国的商品运往欧洲大陆,也带回了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通过这种交流,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和合传播打破了文化的隔阂,让多元文化在这方热土上绽放出恒久的绚烂光彩。
和合共生,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未来的方向。进入新时代,“津非昔比”的天津正以蓬勃之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在城市建设上,天津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保留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用“绣花功夫”对老旧小区、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升级。在文化上,素有“曲艺之乡”之称的天津,通过“小剧场演出筑基、线上传播破圈”的新模式,让天津街头巷尾处处洋溢曲艺活力,进一步展现了津派相声的鲜活魅力。截至2025年1月,天津共有50余个字号,近100家相声演出场所。特别是在这个暑期,天津相声演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相声剧场上座率持续走高。这股热潮背后,既是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的“天津样本”。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盛大启幕,是天津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情回望,更成为我国向全球递出的一张“和合”名片。我们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天津必将凭借其独有的城市智慧与文明实践,在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壮阔进程中增添浓墨重彩的“津沽印记”。
(邱稳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