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聚势的江西“区”动力

2025-08-14 04:09 阅读
大江新闻-江南都市报原创

  项目稳则投资稳,投资稳则经济稳。抓项目稳投资,既是当下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举措,更是长远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增长潜力的谋略。

  上半年江西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7542个,完成投资增长7.6%。如今,产业竞争加剧,税收优惠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区,表现如何?有何新形势?

  “全域大招商、全员招大商”

  上半年江西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5.4%——这是2025年江西省全力以赴促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和投资持续向好发展的数据印证。

  新一轮的项目招引,正在“全域大招商、全员招大商”的热潮中掀开发展新篇章。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7542个,完成投资增长7.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7%,拉动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项目“活水”的注入带来区域经济的“脉动”,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各月累计增速均在8.0%以上,上半年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我省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开发区立于潮头,位列重镇。回眸上半年,园区招商马不停蹄,优质项目竞速抢滩——

  江南新材20万吨铜基新材料、启航宏大与鑫诚睿佳两个高端PCB项目等一批重磅项目成功落户鹰潭高新区;

  共青城高新区上半年新招引项目70个,总投资103.8亿元,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18.33亿元,同比增长11.42%;

  上饶经开区产业招商频传捷报,医药电商新零售运营中心和孵化平台项目、天台润信医疗级护腰产品项目等3个项目落户,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集群式发展添上三块崭新“拼图”;

  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就位”:南昌高新区促成奈尔斯中机利润再投资项目5月在德国签约,推动中微惠创与德国DAS环境专家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南昌经开区亿铂电子检测维修墨盒项目2月注册成立……

  从2024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提出推进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创新与重塑的指导意见,到今年8月《江西省“招商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的出台,详细规划全省招商资源“一张图”,旨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数字化招商工作模式。

  如此新形势,同样意味着新机遇,尽管税收优惠不再是“双招双引”的重头戏,而我省开发区也能拿得出行而有效的“方法论”。

  企业的门,该怎么敲?

  要想“引凤来栖”,前提是“有枝可依”。

  不同于以往标着税收、补助“坐等”企业上门,再拍拍脑袋选址的粗放型模式,如今,开发区修炼好“内功”,搭建起“台面”,摸清企业发展“解渴”的靶向需求,才能实现两者的双向奔赴。

  今年上半年,鹰潭高新区招商小分队赴外招商80余次,新签约项目42个,投资总额199亿元。“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归因于招商机制的革新——

  链群引力精准叩门。鹰潭高新区以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发力,依托三川智慧招引水表机芯等4个配套项目,借力引进鑫嘉源、中拓科技、康为电器等微细线企业。

  基金招商撬动未来,积极对接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鹰潭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江铜基金,探索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高新光控产业投资基金,以“基金投资+政策配套”模式吸引上汽金控IGBT、宁波方正等上市公司项目落地。

  以商招商激活内力,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景隆机械引进睿智兴宸,中辰电缆引进鑫辰科技,广信新材引进东阳瑞克,钲旺科技、嘉美食品等纷纷增资扩产新上二期项目,大项目加持下,鹰潭高新区铜基新材料“主柱”更壮。

  不一哄而上、盲目撒网,而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增量引擎持续发力,余江工业园区坚持“抓发展必抓招商”导向,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共签约项目43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约27.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0.88万美元,为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鲜血液。

  走进余江工业园区,机器轰鸣的车间、吊塔林立的工地、来回穿梭的工程车辆,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坚守一线,铆足干劲抢工期、抓建设、保生产,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鹰潭市余江区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招商的平台公司,始终秉持“工业资产的运营商”和“工业产业培育的投资商”的定位,统筹推进抓项目、促改革、优资产、惠企业。通过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厂房项目11个,总建筑面积78.1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9家。

  把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投资环境的有效手段,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厂房配套、要素保障,为项目招引落地“先筑巢”“筑好巢”。

  产业高地,要如何垒?

  抱着旧把式,谋求不来新发展。如今,招商引资,本质上就是“经营产业”,敲开门是第一步,让企业留下来、发展好,还要做好“后半篇文章”,优质的企业更看重产业生态、科创氛围和营商环境。

  位于瑞金经开区的一家玩具企业中积集团,从7年前首次投资,到如今已连续5次注入资产,带动其他企业形成玩具产业集群。

  中积智造首次投资瑞金经开区,半年内便实现盈利,随后迅速投资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瑞金经开区积极响应,邀请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头部平台每月开展免费现场培训,鼓励企业参展并给予补贴,吸引50多家玩具外贸企业集聚,年均创下8亿元外贸订单。

  两连投成功后,中积集团再布局两个新项目,计划实现玩具全产业链的转移升级——投资2亿元的中积智造采用最先进的无人化注塑设备、智能机器人货仓,为玩具企业供应通用标准件,周边多家玩具企业依托完整产业链共享红利,吸引超百家玩具企业落户。

  如今,面对欧盟环保新规,中积集团投资3亿元打造“零碳园区”,当地政府及时出台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在常态化服务上下足功夫,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作“敲门砖”,以长期陪伴为“定心丸”,企业才会消除顾虑、大胆投资、安心发展。

  今年7月,上饶经开区一宗59.77亩工业用地成功“租”让,成为上饶首宗通过“长期租赁”方式供应的工业用地。

  该地块位于马鞍山片区光伏大道东侧等地,拟建300MW/6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租赁年限20年,以“标准地+承诺制”供应。成交总租金720万元,分四期每5年支付180万元且不计利息。如此,可以直接为企业减轻前期用地成本540万元,降低初始用地门槛,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长期租赁模式让企业无需一次性承担高额购地成本,可将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等核心环节,加速项目落地投产,降低土地闲置风险。上饶经开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聚焦企业差别化用地需求,通过丰富用地供给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该园区工业用地供应体系向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转变,同时,也从侧面印证,招商引资不是一次性的“交易”,把企业的门敲开,构筑起产业高地,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为什么要来”“来了能得到什么”。唯有从单一的“政策供给者”升级为“生态营造者”,由单向的“项目承接方”转变为“发展合作方”,“敲门之声”自会化作共赢鼓点。

  文/邱素凡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