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石佛寺镇有商家骗消费者买假和田玉”

此前据央视财经报道,群众反映,眼下一些销售和田玉的市场里,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摊主坦言,这些是用化学药剂染色的假籽料。
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和田玉籽料产量有限,因此一些不法商家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用低品质的青海料、韩料玉石,仿造和田玉籽料,这样的假籽料,价格很低廉。
在知情人推荐的玉雕店里,店铺老板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他这里假冒和田玉籽料的制作流程。首先,工人将成本较低的低端玉料放入特制的滚筒机,进行磨光和修型。随后,他们再通过化学药品的浸泡和染色处理。这些低端玉料摇身一变,就成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高端和田玉籽料。
这位老板还透露,除了用低端料仿冒籽料,他们还可以通过漂白的方式,处理含有杂质的低端玉料,业界把这种作假手法俗称为“拔猴毛”。
在这家名为揭阳汇艺锯台商铺,老板坦言,其店内一串白皙如羊脂的镯子是用低端原料“拔猴毛”造假而成,售卖时则当“好料子”卖。

造假商家称,曾尝试用优质和田玉原料生产,但因价格高,销量远不及经特殊处理的低端原料产品。
阿富汗玉外观与和田玉相似,价格悬殊,却被混入和田玉在直播间销售。商家称,十几元的阿富汗玉配鉴定证书,直播间价格可翻几十倍。

记者联系到的办证人表示,提供阿富汗玉即可迅速制作匹配的和田玉“鉴定证书”,每张2元,且保证可扫码验真。
记者告知位置后,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拿到玉石后匆匆离开。不到半小时,假的和田玉“鉴定证书”就做好了。
这些和田玉“鉴定证书”的出具机构为“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证书上颜色、质量、折射率、密度等信息样样俱全,扫描二维码也能显示鉴定内容。
但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未查询到该机构的任何信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家鉴定机构纯属虚构,其目的就是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