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多调联动织密和谐网

2025-08-18 14:33 阅读
江西日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高安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海斌)“纠纷在哪里出现,我们的力量就在哪里汇聚。”8月12日,记者在高安市综治中心采访时,高安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该市通过“城区一站调、农村就地调、行业专业调”,构建“多调联动”全域解纷新格局,织密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和谐网。

  资源整合的“一站调”,是高安市解纷网络的基石。走进该市综治中心,信访、公安、司法等十多个部门窗口秩序井然,群众不用“多地跑、反复跑”,就能享受“一窗受理、多元调处、一站解决”的服务。该市整合信访、法院、人社等部门资源,依托市乡村三级贯通的在线争议解决机制,一网受理群众来访、网格排查、12345热线投诉等渠道的各类纠纷,一站式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市民王先生以前因劳动纠纷辗转多个部门无果,最终在市综治中心调解室由人社专员和律师联手化解,只进一扇门,就解了“心头结”。市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1.94万人次,调解纠纷3942起;在线平台受理纠纷3.35万件,化解3.33万件,化解率达99.4%,节省了司法资源,更让百姓感受到“家门口的公正”。

  在农村,高安市将力量下沉到田间地头,用好老党员和乡贤、身边好人资源,实现基层矛盾“就地调”。今年7月,林某因邻居侵占宅基地,冲突一触即发。网格员闻讯赶来,引导双方到村委调解室。村里的老党员和德高望重的乡贤摆事实、讲情理,矛盾当场得到化解。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折射出高安的基层智慧——全市成立39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讲本地话、懂本地事”的身边好人、乡贤、老党员等担任调解员。他们扎根乡土,用“土办法”解“心头结”,培育了“春生调解室”“秀秀调解室”“老陈和事室”等一批基层调解品牌。

  在产业一线,高安市将调解触角向企业延伸,构建“专业调”新机制。今年5月,湖南司机宋某来高安买车,交了3万元订金后反悔,汽运公司拒绝退款。他试着来到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迅速介入:一面指出公司“低首付诱导”的不规范,一面提醒宋某违约在先。经协商,双方当天签下调解协议。宋某连声道谢:“专业人办专业事,省时又省心!”近年来,高安市在汽运产业、建筑陶瓷产业建立专业调解平台,抽调熟悉行业法规的专家组成调解队伍,设立产业巡回法庭提供法律支持。这种专业化服务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还实现了“小事不出企业,难事不出行业”,专业性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7%。

  据悉,高安市通过构建“全域解纷”格局,矛盾纠纷总量3年降幅近三成,警情持续回落,社会满意度不断攀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