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林地征收引纷争 温情调解泯恩仇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邱奇华、肖向荣)“感谢你们的用心调解,林地纠纷得到解决,我们心中的坎过去了,叔侄兄弟情也保住了。”

近日,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密坑村委会内,随着该村排上组村民张某亮与张某龙、张某凤、张某海分别在《不动产权属争议行政调解书》上签字并摁下手印,一起因征地补偿款分配而引发的林权权属纠纷在县自然资源局、贡江镇政府等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悉,张某亮与张某凤等人本是血脉相连的叔侄兄弟,该村一块名为“老屋场西坑”的林地为几叔侄兄弟的祖辈所有,林改期间,该山林被登记在张某凤名下。然而,近年来因该林地被当地政府纳入建设征收范围,可观的征收补偿款分配让这几位叔侄兄弟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从昔日的和睦相处变得怒目相向,矛盾一触即发。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县自然资源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指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成立调查组,全力开展调查。调查组通过实地踏勘走访、原始材料核查,对该起纠纷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梳理分析,力求找到矛盾化解的突破口。
“吵架动手有用吗?没用!你们本是同门叔侄兄弟,本是一家人,有事我们坐下来好好协商。”
在全面掌握基本事实和充分了解双方争议焦点后,调查组组织当事双方、当地政府驻村干部在村委会召开调解会。调查组秉持着讲事实、摆道理、讲法律、凭依据、互谅互让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对当事人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地做好双方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促成了纠纷双方达成共识,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当前,山林纠纷不断增多,情况日益复杂,调处难度也随之加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民几千年来形成的寸土不让、寸山必争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林改时期山林界线不清楚、山林权证登记不严谨等历史遗留问题凸显。此外,过去很多山林因缺乏经济价值,农户在分山划界时较为随意,导致农户的山林权属交叉重叠、界址划定不清、登记信息不完整等现象。如今,随着政府对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林业经济发展、林地征收用于建设等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年的荒山土坡变成了“香饽饽”,农户为了争夺经济利益,往往难以做出让步,这也使得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为切实解决这些事关百姓冷暖的焦心、闹心问题,于都县自然资源部门以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多方联动,及时高效推动林权纠纷矛盾化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