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理发店取名“最高发院”,已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

2025-08-18 16:45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贵州遵义仁怀市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招牌上写着“最高发院”,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是“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招牌下方还贴着“开业大酬宾”的广告。不少网友质疑,这样起名是否合适?网友还反映,该店此前曾使用“最高发院”的短视频账号进行宣传。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已要求店铺更换名称,目前招牌已经拆除。

▲图源网络截图

  这招牌的谐音梗看似用得很“机灵”,可为何翻车翻得如此彻底?须知,追求招牌响亮、吸引眼球本无可厚非,市场竞争中谁不想名号响亮?然而,店铺命名并非无界之地。“最高发院”之“发”虽指理发,其刻意谐音最高人民法院的用心却昭然若揭,再辅以“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这一标语,其指向性更是赤裸裸。这已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对司法权威严肃性的轻佻试探。

  此类“抖机灵”命名本质上是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双重越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明确:企业名称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政党、党政军机关、群团组织名称及其简称、特定称谓和部队番号。当“最高发院”通过谐音与视觉联想形成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暗示,“变相使用”之嫌已难以洗脱。更令人警惕的是,当司法权力最高机关被随意嫁接于日常消费场景,庄严形象便会在无形中被消解稀释。若权威机构被谐音为娱乐场所,公众心中那份神圣敬畏又当如何安放?司法权威的符号一旦沦为街头巷尾的谈资笑料,法治信仰的根基亦将遭受侵蚀。

  值得称赞的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快刀斩乱麻。责令整改、拆除招牌的举措,非为扼杀创意,而是清晰标定市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边界。这给所有在“流量狂欢”中迷失方向的商家敲响了警钟:“抖机灵”固然可显智慧与趣味,但底线与边界不可挑战。突破边界的所谓“创意”,或许能换来一时的流量“兴奋剂”,然而真正的商业智慧与长久口碑,必植根于诚信经营与品质服务,而不是靠消解严肃、挑战共识的擦边球。

  真正的创意商机,从不在法律的边界上试探跳舞。让法律条文成为商业创意的交通规则,而非企图绕过的障碍物。如此,方能在健康土壤中培育出有生命力的创意之花。

  (谢丹玲 董文朴)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