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news/2779913/images/f3f6d0d2-0b35-4291-8a36-2f9d060ebae9.mp4

视频丨南昌民间收藏者二十五载守护抗战记忆

2025-08-19 10:50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 郑莹报道: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何兴村的一隅普通民居中,藏着一座镌刻民族记忆的“民间历史馆”。8月15日,55岁的收藏爱好者徐卫东小心翼翼地从展柜中拿出泛黄的侵华日军军用地图,向记者讲述他25年守护历史证言的故事。

走进这栋被徐卫东命名为“香宝阁”的简易小木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从民国缝纫机到抗战时期军事装备,2.3万件藏品静静诉说着历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500余件系统整理的日军侵华罪证。

徐卫东自1999年听到父亲讲述日军屠村暴行后,便萌生了收藏抗战文物的念头。这名曾经的煤炭商人用25年时间走过全国28个省市,投入三四百万元,将一些散落民间的历史碎片拼凑成完整的记忆图谱。一本贴满火车票的笔记本记录着徐卫东25年的收藏轨迹。

展柜里,陈列着日军毒气弹外壳、医用解剖书等200余件罪证实物,而每件藏品背后,都是一段需要被铭记的历史。书架上,12本捐赠证书格外醒目。2019年,徐卫东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发烟弹;2023年,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移交红军手雷;2025年初,刚完成向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文物交接……25年来,他先后向17家国家级、省级文博机构捐赠文物387件。

“历史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本里。”今年春季学期,徐卫东的“流动历史课堂”走进南昌12所中小学,通过“实物展示+口述历史”方式,让3万余人次青少年直观感受抗战的艰辛。当学生触摸到真实的九二式步兵炮弹壳时发出惊叹:“原来历史真的会‘说话’!”一些历史老师直言:“这种沉浸式教学,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冲击力。”

记者结束采访前,徐卫东说:“历史不会重演,但需要永远铭记,我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