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火车头”实践队的大棚“问诊记”

2025-08-21 11:1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瀚博、王洪彬、刘冉、薛贵生、温慧、靳力) “谢谢你们,我的大棚今年扭亏为盈有希望了!”江西靖安县双溪镇农户胡志华欣喜地向一群大学生道谢。

  一个多月前,胡志华种植园的番茄频遭病害侵袭,植株大面积枯死,导致其持续亏损。恰好来到双溪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华东交通大学“火车头”世纪英才1班社会实践队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前往胡志华的种植园“问诊”。 “这样的情况有多久了?”“作物一般有什么表现?”到达种植园后,实践队队员马上展开调研,通过观察植株、叶片、土壤等,在“望闻问切”中详细了解番茄种植现状及当前面临的困难。

  经过细致“问诊”,实践队初步判断,番茄植株正遭受毒蛾等病虫害和枯叶病等细菌性植物疾病的侵害。队员们细心采集病害植株样本,代为送至专业机构检查。在确诊病害系番茄细菌性枯萎病与毒蛾幼虫侵害叠加所致后,团队迅速制定“生物防治+科学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一个月后,实践队偕同校“益番丰顺”科研团队骨干成员重返胡志华的番茄种植园,带来“助农处方”——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精准控制毒蛾虫口密度。

  “益番丰顺”团队技术负责人程梓晨结合现场情况与成本核算,提出韭菜兼作的创新防虫模式,通过韭菜防治阻隔番茄虫害。

  看着在园子里忙碌的青年学子,胡志华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团队将与农户建立长期联系,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实时技术咨询,推动科研成果持续惠农。”实践队队员、“益番丰顺”团队负责人王瀚博在现场补充指导时,还提醒胡志华要持续监测作物生长情况。

  从校园到大棚,从书本到实践,这场持续一个月的“问诊”,不仅帮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更生动诠释了知识的力量。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诉求反映通道,第一时间将调研实情与农民心声向上传递,凝聚社会合力纾解难题,以务实行动回应乡亲们的“急难愁盼”,为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