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夯筑信仰磐石,唤醒青春担当志

2025-08-09 19:47 阅读
CYL

    8月5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实践队深入吉安市新干县进行参观学习。寻访红色印记,以史为鉴,汲取奋进力量,绽放时代光芒。

    追寻伟人足迹,赓续红色基因

 怀着对峥嵘岁月的深切缅怀,承载着追溯党的奋斗历程的崇高敬意,实践团成员们步入了毛主席旧居。这座青砖灰瓦的赣派民居内,木桌上纹理、油灯上灰尘,每一件简朴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中彰显着不凡的精神力量。

 讲解员的声音沉稳而深情,将毛主席在此期间居住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深夜伏案起草的专注、深入群众的身影、与同志研讨时局的热忱......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串联起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成员们屏气聆听,目光不时在展品上驻足凝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眼前似乎浮现出昏黄灯光下,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的身影,那紧握笔杆的手,那思索时紧锁的眉,都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述革命先辈们的抗战经历。李益龙 供图

“触摸着这些带着历史温度的陈设,才真正读懂了‘艰苦’二字的分量,更明白了革命先辈们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为何能孕育出改变中国的伟大力量。”实践团成员张庆豪的话语中满是感慨,“这种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会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最珍贵的灯塔,照亮学习与生活的每一步。

 感悟革命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推开知青之家的木门,斑驳的墙面上悬挂着泛黄的老照片,玻璃展柜里整齐陈列着煤油灯、旧农具、知青日记等物件。管理员指着一张1975年的集体劳动照介绍:“当年200多名知青响应号召来到这里,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用青春热血浇灌这片土地。”实践团成员俯身细看展柜中一本磨破边角的《知青手册》,泛黄的纸业上记录着“凌晨四点插秧”“帮老乡修水渠”等生活片段,字里行间满是青涩却坚定的笔触。

图为管理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集体劳动照。李益龙 供图

 这些印着时代痕迹的钢笔字与老照片,不仅承载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历史记忆,更是麦㙦镇教育医疗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启蒙。如今镇史馆特设"知青专题展",那些沾着泥土的教案本与农技手册,正无声诉说着跨越半个世纪的知识传承。

 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深入了解知识青年下乡期间的贡献以及后知青时代的影响后,深刻领悟到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意义。他们看到了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实践团的成员们感慨道:“两代青年的‘下乡’意义虽不同,但服务基层的初心却是相通的。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正是新时代‘知青精神’的体现,它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为在知青之家合影。李益龙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历史现场的走访,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接力。这次活动让实践队的成员不禁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毛主席旧居的红色火种,到知青之家的岁月如歌,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的青春接力中代代相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施蕾 陈宇琳 陈俐妍 张庆豪)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