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墙下访遗韵,新火映心续文脉

2025-08-14 23:35 阅读
网友516074

“竹韵千年撑岁月,匠心百代刻春秋”,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婺水寻踪,知行润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了解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果。

馆内丰富的藏品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与独特民俗。如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婺源三雕、婺源傩舞、婺源灯彩、婺源抬阁和豆腐架、婺源小吃、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4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的精彩展示。展厅非遗主题资源丰富,能够感悟到婺源非遗文化灿烂的历史与其独特永恒的魅力,承载着婺源人民的生活记忆和文化底蕴。

图为馆内展品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一组组关于婺源傩舞的“神秘物件”安静立着,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傩面具自带些许古朴的气息,让队员们仿若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婺源人民的精神世界与生活风貌。在傩舞面具体验区中,队员们尝试戴着傩舞面具,好似深刻感悟到了三千年前文化的庄重严肃。

图为队员在体验傩舞面具

据了解,这座古村落每逢春节、清明或重大祭祀日,常常能听见急促的锣鼓声撞开青石板路的寂静。村民们围在祠堂前,目光紧盯着场中那几个戴面具、挥木剑的“怪人”——这便是被称为“中国舞蹈活化石”的婺源傩舞,或被亲昵地叫它为“鬼戏”或“跳傩”,寄托了村民盼望其新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其价值不可估量。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现出婺源当地特色非遗文化“活着的记忆”,队员们在观馆之后感悟到了那些馆内沉默的展品,从不仅仅是个物件,它们是刻在樟木上的岁月,是缝在粗布里的信仰,是写在纸页间的心跳。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传统工匠的心血与智慧,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婺源千年的文化传承。今天,恰逢青春与非遗相遇,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魅力与强大生命力,队员们纷纷表示愿做那粒火种,坚持用脚步丈量古村的文脉,让古艺焕发新光、让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图为队员们在展厅前的合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