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一个俯首皆是古文化的浮北小乡村
走进赣东北景德镇浮梁县北部江村乡,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严台村外严溪河环绕,村口古朴的石雕门楼和通道石桥,印证着百年岁月沧桑;1100余年的高大古香樟,枝繁叶茂,覆盖着青石斑驳的富春桥;一棵上千年的兰紫薇昂首挺立在诰峰村口,诉说着革命先烈江式训的感人事迹;历史上沿锦江河外运茶的茶号码头遗存,依稀可见;沽演村有完整的古民居,为浮梁县志记载的古县衙遗址;塔里村以北的古茶道上,集中连片的上百年古茶树比比皆是……
![](/upload/users/188292/2a723960-e755-11ef-9bf8-f953ac8b1b32.png?id=864950)
曾经偏远的浮北古村 道路的改善不再遥远
“前月浮梁买茶去,今朝江村茶宿游。”从景德镇城区往北沿206国道走50余公里,再走502省道近30分钟车程,即到了浮梁县以北的如今茶宿游盛名的江村乡。一路满眼翠绿,沿途与茶相关的宣传语映入眼帘。于2021年全线贯通的沥青马路,十分平坦、顺畅,使得曾经遥远的茶乡古村变得不再遥远。
![](/upload/users/188292/6365d830-e755-11ef-a536-89afd5e29aef.png?id=864953)
江村乡位于浮梁浮北片区,与安徽祁门渚口乡、闪里镇接壤,这里崇山峻岭,自然生态环境独特,人民勤劳俭朴,耕读传家。全乡下辖7个行政村,乡域面积1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5%,人口10600余人。
![](/upload/users/188292/8babe730-e755-11ef-bb01-8f9fb8025bdd.png?id=864957)
这里的每个村落名衔都有历史有故事,其中,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的严台村,距今2000余年,历史上因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而得名,尚存大量石墩、石桥以及完好的古民居。严台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同时,诰峰村和乡政府所在地江村村,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沽演村是省级传统村落;江村乡的母亲河——锦江河东岸现存大量保护完好的古民居。7月24日,在乡政府所在地江村村,乡党委书记吴晓娟如数家珍般介绍江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围绕“茶宿江村”品牌 做好4篇文章
江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处处皆有古人笔下的“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美景。吴晓娟介绍,按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求,全乡因地制宜,开发打造当地品牌特色,具体围绕“茶宿江村”4字品牌做好4篇文章。
![](/upload/users/188292/a6d1f9f0-e755-11ef-9bf8-f953ac8b1b32.png?id=864958)
“茶”,自古是江村主要产业,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的浮梁茶就选自江村严台塔里主产区,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茶,最大连片的茶园4000亩,全乡种茶面积达15000余亩。塔里往北的高山古茶道上,尚存500亩完好的古茶树群,最高树龄达360年。浮梁茶文化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严台塔里古茶树群是浮梁茶核心群,每年吸引着各地专家考察。现在全乡继续做好茶文化,把茶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upload/users/188292/d12cdf30-e755-11ef-9bf8-f953ac8b1b32.png?id=864959)
“宿”,发展民宿经济,从严台村往北1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半山腰上的塔里,这里峰峦叠嶂,三面环山,终日茶香氤氲,翠色浸染。江村引进一位在浙江创业的乡贤,回乡打造塔里民宿。如今,塔里民宿荣获全省的康养基地与精品民宿称号,吸引了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等地游客,时下高温季节周末游客爆满。接下来,以严台村塔里民宿为笼头,打造江村民宿集群,开发各村特色民宿。省级红色名村诰峰村为红色文旅民宿;古民居完好的沽演村做古民居民宿;田园风光为主的中洲村打造亲子民宿。
![](/upload/users/188292/e3d4b860-e755-11ef-af55-bffb06550a4b.png?id=864960)
“江”,以母亲河锦江为轴,打造一江两岸,锦江东岸规划骑行绿道,把原先老村道利用起来,从沽演村沿河而上,直通严台村,共25公里路程,打造一条连接田间、茶园与村落的慢行系统,游客可在村里尽情领略美景,感受江村的乡土人情。
![](/upload/users/188292/f9f564a0-e755-11ef-9bf8-f953ac8b1b32.png?id=864961)
“村”,围绕各村做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其中,严台村完好的古民居,发展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引进金银花茶种植,做葛根茶等饮品深加工;柏林村发展黄花菜产业,兼蔬菜及有机稻稻养结合种植;中洲村以茶和深加工为主,开发当地特色酱加工系列产品。除发展一村一品外,江村还结合全县浮北古村落整体开发的规划,集聚民间传统手艺人,将在诰峰村打造茶坊、豆腐坊、篾坊、小吃坊和糖坊等5个手工作坊,入宿民宿的游客可在此休闲品尝、体验和销售,开发古村落夜游线路,积极发展夜经济,找回昔日的烟火气,重现古村历史上辉煌。
![](/upload/users/188292/11f7a220-e756-11ef-bb01-8f9fb8025bdd.png?id=864962)
“文旅活乡” 高标准实施“茶宿江村”文旅品牌
规划好,思路明确了,如何引人入村,把人留住?身为地方主官的吴晓娟自觉肩头沉甸甸担子,化责任为动力,与班子成员一道不辱使命,只争朝夕,带领全乡人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谋篇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
![](/upload/users/188292/3f7b1790-e756-11ef-bb01-8f9fb8025bdd.png?id=864966)
吴晓娟介绍,全乡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发展精神要求,寻找适合江村本土的招商,聚焦文旅产业发展,做足茶产业、生态、古村落文旅融合文章。如今,一些人陆续回乡,在家门口从事服务业和商业,做饺子粑、辣椒粑、粉皮等小吃,农家乐、民宿、种植养殖业也兴盛起来,部分百姓在家门口解决就业。乡里还成立了农产品开发公司,注册了“六里江村"品牌,把农副产品收集起来,统一注册、包装和对外销售,在传统销售模式上引进线上销售,采用直播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吸引了更多老百姓返乡创业。
![](/upload/users/188292/5f33d1d0-e756-11ef-af55-bffb06550a4b.png?id=864967)
江村村集镇所在地,为改变原先基础薄弱现状,开始全面提升改造,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小型广场、雨污分流设施等,逐步完善公共配套。此外,积极推进全县党史教育基地——诰峰村的建设,开工修复革命先烈江式训故居,整理有关在革命秘密战线牺牲的江式训事迹材料,不久,故居纪念馆将完工,英雄的事迹供后人缅怀瞻仰,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upload/users/188292/71e34c20-e756-11ef-a536-89afd5e29aef.png?id=864968)
做研学开展校地融合和发展水上项目。江村乡已跟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等多所院校对接并完成签约,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写生基地。利用天然的水资源,规划把锦江河道上古码头、古水碓、古茶号遗址,逐步恢复,开发水上漂流项目,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相辉映,焕发古村新生命。
![](/upload/users/188292/8bfafc20-e756-11ef-af55-bffb06550a4b.png?id=864969)
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融合古村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全面提升生态价值,打造山水宜游的浮北古村。吴晓娟表示,将调动全乡人民积极性,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生态立乡、产业强乡、文旅活乡”战略思想,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既要守住绿水青山,也要提升生态价值,高质量打造“茶宿江村”文旅品牌,激发发展新活力,通过努力让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重焕光彩。(写于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