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开展社情民意调研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和乡村文明进步,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格物鼎新·智汇星程”苏区振兴服务队和“格致科普·红土赋能”红光乡村振兴服务队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开展社情民意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校地联动谋发展 共话合作新未来
为深入深化校地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助力青年成长,“格致科普·红土赋能”红光乡村振兴服务队与石城县横江镇开展主题为“校地联动谋发展,共话合作新未来”座谈会。

在会议上,双方围绕教育展开探讨,提出以红色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用祠堂文化强化基层党建等思路。此次座谈搭建校地沟通桥梁,为后续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联动奠定基础,推动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祠堂变五堂 “走新”更“走心”
为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充分挖掘宗祠文化资源,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和乡村文明进步,“格物鼎新·智汇星程”苏区振兴服务队开展主题为“移风易俗弘新风”实地调研活动。

“祠堂变学堂,子弟变栋梁”。实践队员在赣江源镇友联村蘭公祠内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思政课。祠堂变讲堂,红色思政课“走新”更“走心”,这堂红色思政课打破常规课堂模式,将课堂移至祠堂这一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共空间。讲解员张莹以“秋溪整编历史”为主题,从秋溪整编的历史背景切入,对整编内容和历史意义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融入课堂,沉浸于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伟大精神。

祠堂变礼堂,干群共舞,红歌嘹亮。七月一日,实践队员们在孔良公祠广场上参加了赣江源镇庆七一干群联合活动。实践队员们用心用情歌唱祖国,同现场的领导、工作人员和观众一起手拉手,围成圈,随着音乐尽情舞动。这场夏夜的露天欢歌,生动诠释了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宗祠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互交融,是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和乡村文明进步的生动缩影。实践队员走进田间地头和寻常巷陌,在石城友联村这片红土地上学思践悟,感悟乡土实践交融新时代思政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寻访友联村,探产业新径
为深入了解友联村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历程,助力乡村振兴,“格物鼎新,智汇星程”苏区振兴服务队在友联村的寻常巷陌、田间地头开展主题为“探寻发展新路径 理论宣讲暖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坚韧不拔,寻求发展”,友联村村书记赖秋明在和实践队员分享友联村发展历程时说道。在采访中得知实,友联村主要以白莲种植为主,白莲,烟草种植、渔业养殖和水稻制种构成了友联村产业的多元图景。从白莲种植到向日葵养殖,从“稻鱼共生”新模式,到打造“红色·友联”品牌,实践队员们感受到友联村人的坚韧不拔和友联村精神的丰富内涵。


赣南师范大学“格物鼎新·智汇星程”苏区振兴服务队和“格致科普·红土赋能”红光乡村振兴服务队牢记时代使命,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在实践中把握自己。实践队员在社会调研在中了解社情民意,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在社会大课堂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朱海峰 朱振林 凌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