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宣讲筑屏障,文化润心振乡村

2025-07-06 21:53 阅读
江西农业大学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的热情步伐。7月6日,实践队奔赴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与文化下乡活动,为乡村孩子和村民们带来知识与欢乐。

7月6日上午9点半,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成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课程和活动。在趣味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抢凳子、知识问答等游戏,现场充满欢声笑语,但最受关注的,当属防溺水安全教育与卫生知识普及两大板块。

图为实践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知识问答游戏 曹婧冉 供图

实践队队员深知,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而姚西村周边水域较多,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在防溺水宣讲环节,队员们运用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溺水的危险场景。视频中,一个个因疏忽大意导致的溺水悲剧,让孩子们看得全神贯注。

随后,队员们通过模拟演示,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强调遇到有人溺水时,绝不能盲目下水施救,而是要大声呼救、利用竹竿等长杆施救或拨打求救电话。

图为实践队与防溺水安全知识优秀小朋友的合影 李硕 供图

与此同时,针对当地农民卫生意识的提升需求,实践队在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卫生知识讲座。队员们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村民对家庭卫生和个人健康管理已有基础认知,不少家庭会定期清扫庭院,部分村民也能主动将厨余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讲座中,队员小张结合农村常见的肠道疾病案例,以显微镜下细菌滋生的图片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村民对“病从口入”的认知,现场不少村民主动分享了自己日常饭前洗手、生熟餐具分开使用的习惯,与队员的讲解形成积极互动。

队员小高则围绕环境卫生优化,以村民日常垃圾分类的积极表现为范例,详细讲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价值,还展示了村民王大姐家将菜叶发酵成有机肥的“环保小妙招”。

图为实践队员下访填写卫生健康知识问卷 李硕 供图

经过一天充实的学习与活动,夜幕降临,姚西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晚会上,孩子们和实践队成员纷纷登台表演,节目精彩纷呈。吴老师深情献唱《东方之珠》后,结合歌曲为孩子们普及香港回归的知识,讲述香港的历史变迁与回归历程。

实践队通过细致观察与深入走访,发现许多农民存在卫生意识不足的问题。实践队成员将这些问题详细记录,并与当地村干部商讨解决方案,计划后续通过定期回访、组织卫生评比活动等方式,逐步帮助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不仅为姚西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也将文化和知识带到乡村,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高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