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仿佛是天地间一缕自由行走的风,无拘无束,穿梭于云霄之巅,不受任何羁绊。
他的笔下,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仿佛被赋予了灵气,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仙气。
盛夏燥热之时,李白独自漫步在山间,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清凉之感的夏日诗。
浮生已过半,回望来时路,踏过风霜雨雪,走过悲欢离合,磨平了棱角,开阔了胸襟,也慢慢悟得了人生的真谛。
静下来,让心态变得宁静平和,随心、随性,闲观花开,坐看云舒,自可活得舒心,过得快意。
三毛说:“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
人生不过数十载,唯有做自己喜欢的事,随心做真实的自己,才能避免随波逐流,被人牵着鼻子走。
听从本心,遵照本心,让内心回归安静,让生活重回简单。
当年,钱钟书在牛津大学毕业时,并没有主动申请学位证书,而是转头去了巴黎求学。
后来,钱钟书妻子杨绛曾在写书里说了这一件事,她说:“他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的功课,很不值当。”
人生就是一场心的修道场,面对其中的得失盈亏,酸甜苦辣,聚散离合,悲喜苦乐。
我们只有打造出一种随心的意境,拿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才能够明白,总有一些东西,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亦舒曾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
人生如同四季,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也各有各的烦恼之处。
但无论如何,我们只有遵从本心,遵照本性,做到随心。
最后,拿得起,也放得下,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变得清淡,变得自然了。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拥有一种随性的境界,若事事计较,则永无心安;若心宽似海,则无事能伤。
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但仍有一颗向上的心,广纳天下三千弟子,留下名作《论语》;
屈原流放沅湘,仍心怀楚国,一心爱国爱民,一生全心所向,生平豁达开朗,写下不朽诗篇《离骚》;
李白漂泊天涯,被贬谪、仕途不顺,他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壮志凌云的诗句,留下千古绝唱。
作家亦舒说过:“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随性并非自我放弃,而是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是历经风雨、阅尽人间繁华后的宁静与深沉。
有人言: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炎夏日长,不如学学李白,找一个舒服的地方,选一个自己最适合的解暑方式,或吃冰果,或轻摇蒲扇,或好好的洗个冷水澡,再或者找一个风大的地方,呆着。当你心中无挂碍时,就会感受到丝丝凉风,悠然袭来。茶有浮沉,人有得失,淡茶温饮,心如水澈,终可岁月悠然,余生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