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洞察时代脉搏

2025-07-07 16:38 阅读
刘玉芬

2025年1日至3日,赣南师范大学“诗路薪火”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实践队循着《菩萨蛮·大柏地》《渔家傲·反第一次围剿》《七律·长征》的铿锵韵律,奔赴大柏地、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于都长征第一渡等地,以诗词为钥,解锁革命历史密码。

在大柏地旧址,斑驳弹痕诉说往昔烽火。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梅玲老师结合战斗史实,解析“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中胜利豪情与浪漫气魄。队员们站在历史现场齐声诵读,字句间重现红军扭转战局的峥嵘岁月。

图一 队员们齐声朗诵《菩萨蛮·大柏地》

于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陈列的文物与史料勾勒出第一次反“围剿”的壮阔图景。专业老师解读《渔家傲·反第一次围剿》时强调,“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不仅是战役胜利的写照,更展现了红军战略智慧。队员们沉浸式朗读,感悟“诱敌深入”战略背后的革命智慧。

图二 实践队员们认真听专业老师讲解

在长征第一渡,滔滔江水见证过八万六千红军的坚定脚步。王广福老师阐释《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点明其对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启示。队员们以激昂朗诵致敬长征精神,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信念深植心间。

此次实践,队员们在诗词与实景的交融中,触摸时代脉络,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供稿: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图/文 严瑾  刘玉芬 方馨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