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助力乡村图书整理,促进文化振兴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2025年7月6日至8日,江西农业大学“红韵筑梦张公”社会实践队分别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张公镇郑坊村、邵窝村和新城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图书整理活动。
随着国家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各地纷纷建立农家书屋,旨在为村民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升文化素养。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许多书屋的书籍摆放混乱,查找不便,严重影响了书屋的使用效率。为此,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决定组织志愿者团队,对这些书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
邵窝村: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
邵窝村的书屋近日焕然一新,这得益于志愿者团队的辛勤付出。面对藏书量大、整理任务繁重的挑战,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一部分负责分类,另一部分负责上架,高效完成了整理工作。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村民普及了图书分类知识,鼓励大家参与书屋管理。村民李大姐说:“以前找书很麻烦,现在一目了然,孩子们肯定更爱来看书了。”

郑坊村:当“科技兴农”遇上“乡土智慧”
近日,郑坊村的农家书屋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图书整理活动。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将书籍按文字、科技、教育、生活等类别进行细致分类,并整齐摆放在书架上。活动中,志愿者们还特别关注破损书籍的整理,确保每本书都能以最佳状态服务村民。一位志愿者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村民能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尤其是科技类书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农家书屋管理员王大爷感慨道:“这些年轻人帮了我们特别大的忙,特别感谢她们这些青年志愿者!”

新城村:书屋美学的“破圈效应”
尽管环境简陋,新城村的农家书屋在志愿者们的装扮下焕发了新生。志愿者们不仅完成了书籍整理,还对书屋进行了全面清洁和美化,增添了装饰画,营造出温馨的阅读氛围。村民张阿姨赞叹道:“现在走进书屋,感觉特别舒服,孩子们都愿意来这里看书了。”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环境改善吸引更多村民走进书屋,培养阅读习惯。

经过三天的努力,三个村庄的书屋焕然一新。书籍分类明确,查找方便,书屋的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村民们纷纷表示,整理后的书屋更加吸引人,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这里阅读和学习。参与此次图书整理活动的志愿者郭艺表示,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满足。应润欣表示,她能够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感到非常自豪。村民们对志愿者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村民说:“志愿者们不仅整理了书籍,还美化了书屋环境,让我们有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红韵筑梦张公”社会实践队表示,此次图书整理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同时团队也呼吁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书屋的管理中来,共同维护书屋的整洁和秩序。

此次图书整理活动,不仅提升了书屋的使用效率,还增强了村民的阅读兴趣,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乡村文化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雅雯 郭艺 应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