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日可待兴农团赴瑞昌武蛟乡探寻“铁肩膀”精神

2025-07-09 16:17 阅读
LT.sone

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芝日可待兴农服务团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武蛟乡大桥村,参观铁肩膀文化展馆,开展专题研讨与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追溯当地艰苦奋斗历史,感悟“铁肩膀”精神内涵,并探讨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大桥村铁肩膀文化展馆是江西省村史馆、九江市党员教育基地。在展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服务团成员首先来到一楼展厅。这里通过实物陈列、场景缩影和历史音像资料,逼真再现了历史。陈列的扁担、箩筐、锈迹斑斑的农具,以及展现村民肩挑背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场景的图片和微缩模型,无声诉说着那段“两个肩膀一双手,一支扁担两个筐”的艰苦创业岁月。一双布满厚茧的手部模型和一件压出深深勒痕的垫肩实物,成为队员们驻足凝视的焦点。

图为团队成员在铁肩膀文化展馆一楼参观实物展品。刘婷供图

随后,服务团成员集中观看了展馆内播放的《铁肩膀精神》纪录片。这部约二十分钟的纪录片,以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当事人访谈,动态还原了大桥村民如何在物资匮乏、条件恶劣的年代,依靠血肉之躯和坚定信念,移山填海、改造家园,将荒滩变良田、洼地变水库的艰辛历程。队员们安静地坐在放映区,被黑白画面中村民们挥汗如雨、号子震天的劳动场景深深吸引。纪录片中,老支书胡华先带领村民日夜奋战的片段,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铁肩膀精神》纪录片。刘婷供图

移步三楼展厅,“党旗指引、砥砺奋进”、“四个第一、开创先河”、“双手两肩、十年创业、群策群力、缔造传奇”、“历史荣誉”及“铁肩人物”五大板块,系统梳理了“铁肩膀”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在“铁肩人物”板块,原大桥村党支部书记胡华先、“铁姑娘”陈金香、“铁骨头”队长刘家兴等先进典型的事迹介绍和图片,生动诠释了“铁肩膀”精神中蕴含的担当实干、开拓创新、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等核心内涵。

图为讲解员为成员讲解铁肩膀先进事迹。刘婷 供图

参观结束后,服务团在展馆学习区围绕“‘铁肩膀’精神的当代启示”组织了专题研讨。队员们结合所见所闻,讨论如何将这种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精神融入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大桥人当年靠的是最原始的工具和最朴实的信念,创造了奇迹。今天有了更多知识和技术,更要有这种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担当。铁肩膀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把信念转化为行动,把困难踩在脚下。

图为团队成员在铁肩膀文化展馆的合影。刘婷 供图

此次武蛟乡大桥村之行,江西农业大学芝日可待兴农服务团通过沉浸式参观、纪录片学习、深入研讨和亲身劳动,系统追溯了“铁肩膀”精神的源流,深刻感悟了其坚韧不拔、实干担当的内核。队员们表示,这段经历是宝贵的精神洗礼,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乡村振兴服务中,传承发扬这份精神力量。

(翟彦翔 刘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