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隍古韵,赋能芝麻兴农
7月5日,江西农业大学瑞昌芝日可待兴农服务团的成员走进瑞昌市城隍庙,开启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探索之旅。作为一群渴望将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团队希望通过参观这座承载着瑞昌历史记忆的古建筑,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历史背景,挖掘芝麻产业背后的文化密码,为瑞昌芝麻产业发展探寻新路径。
作为瑞昌市现存的重要古建筑群落,城隍庙承载着远超单一功能的文化价值。其建筑本身即是瑞昌城市发展史的立体年鉴,是研究当地古代城市规划、建筑艺术与民间社会生活形态不可多得的实物载体。服务团此行,聚焦于其作为地方文化符号与历史见证的核心意义。
走进城隍庙,其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严谨对称的布局遵循着传统中式建筑规制,当地石材与木材搭建起的殿堂,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瑞昌建筑工艺的发展印记。这些建筑细节不仅是美学的展现,更让人看到了瑞昌人民对文化的传承与坚守,这与团队三下乡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产业的初心不谋而合。
深入城隍庙,通过与当地文史专家交流及资料查阅,团队了解到城隍庙多次修缮重建的历史。在一次次与自然灾害、岁月侵蚀的对抗中,瑞昌人民始终守护着这座建筑,这种团结守护的精神,恰似瑞昌芝麻种植户们在产业发展道路上,携手克服困难、坚持传承传统种植技艺的坚韧。
城隍庙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庙会期间的热闹场景令人神往。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民俗活动代代相传,而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众人发现了芝麻的身影。瑞昌传统美食如芝麻饼、芝麻糊,常常作为庙会的特色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些美食不仅承载着瑞昌人的味蕾记忆,更体现了芝麻在瑞昌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团队成员一边聆听着老人们讲述庙会中芝麻美食的故事,一边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传统美食与现代市场需求结合,推动芝麻产业发展。
城隍庙内的碑刻与匾额,记载着城市的过往,也为团队研究瑞昌芝麻产业历史提供了线索。从碑刻中,团队推测在古代,芝麻或许就已成为瑞昌的特色物产,在物资交易中占据一席之地。匾额上的书法作品,展现着不同时期的文化氛围,让团队意识到,芝麻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其文化附加值。
此次对瑞昌城隍庙的参观,为瑞昌芝日可待兴农服务团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认知基础。该团队认识到,深刻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是有效参与其当代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事业不可或缺的前提,瑞昌的芝麻产业与城隍庙承载的文化历史紧密相连。作为三下乡的大学生群体,其计划以文化为纽带,将城隍庙中展现的瑞昌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芝麻产业发展。后续将挖掘芝麻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打造特色品牌;结合现代电商渠道,让承载着瑞昌文化的芝麻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瑞昌芝麻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