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伤后怎么办?蛇王蔡淳治的惊险一幕告诉我们不必太过紧张
在自然界中,蛇总是以其神秘和潜在的危险性令人心生畏惧,尤其是那些携带剧毒的蛇种,更是让人避之不及。曾经,在湖北武穴市,曾经有位青年,在家的后山上抓蛇的时候,不小心补眼镜蛇蛇咬,他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拎起蛇直接冲进了医院。这一举动,不仅他现她的冷静与机智,更让我们对蛇毒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就是今天年养蛇3000万条,人送绰号“中国蛇王”,拥有亚洲最大养蛇基地的山东菊福堂董事长蔡淳治。当年,他被蛇咬后,左手迅速肿胀,伤口传来剧烈的灼痛感。幸运的是,他及时送医,经过专业的治疗后,成功脱离了危险,并顺利出院。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蛇咬伤,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但蛇毒真的只是致命的威胁吗?其实不然。就像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蛇毒在带来危险的同时,也蕴藏着治病救命的潜力。你知道吗?全球首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卡托普利,其发现就与蛇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卡托普利的研发灵感,源自令人望而生畏的“巴西蛇岛”。那里栖息着大量毒蛇,其中南美蝮蛇以其体型庞大、毒液量多、危险性高而著称。科学家们注意到,被这种蝮蛇咬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低血压症状,这激发他们的猜想:蝮蛇毒液中可能含有降血压的物质。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从蛇毒中提取出缓激肽和缓激肽增强物质,这些物质能够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然而,缓激肽本身价格昂贵且需要注射使用,并不适合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于是,基于缓激肽的结构,科学家们进行改造,最终研发出了可以口服且作用时间长的降压药——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不仅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经典药物,还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它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如可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出血性中等疾病,展现出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淳治的故事和卡托普利的发现,让我们看到蛇毒的双重面孔。它既是致命的威胁,也是医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或许我们还能从蛇毒中发现更多治病救命的奥秘。因此,当我们再次面对蛇这一生物时,不妨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