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实践团队赴井冈山汉头村:法治宣讲赋能乡村,青春力量护

2025-07-30 17:32 阅读
前沿资讯

南昌大学实践团队赴井冈山汉头村:法治宣讲赋能乡村,青春力量护航成长

在井冈山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土地上,法治护航与青春实践交织出动人篇章。6月22日,南昌大学法润万家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井冈山汉头村,以普法入户宣讲、儿童普法课堂等形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诈骗预防、劳动权益保障等法律知识送进乡村,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法治实践的担当。

入户宣讲:把法律讲进百姓心坎

清晨的汉头村,晨雾未散,法润万家团队成员已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穿梭在错落的屋舍间。“大叔,您看这个《未成年人保护法》,家里孩子遇到校园欺凌这些情况,咱得知道咋用法律保护娃……”在村民家门口,团队成员用带着温度的方言,结合农村常见场景,拆解法律条文。遇到村民对网络诈骗存疑,他们便翻开案例手册,讲述“冒充公检法诈骗”“刷单返利陷阱” ,剖析诈骗分子的手段,教村民识别“钓鱼链接”“可疑二维码” ,还指导下载反诈APP,设置紧急联系人 。

谈及劳动权益保障,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情况,成员们重点讲解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拖欠维权。村民王大叔握着队员的手感慨:“以前不懂这些,遇到工钱要不回来,只能干着急。现在知道找劳动监察、走法律程序,心里踏实多咯!” 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沉,团队足迹遍布汉头村角落,把法律知识化作唠家常般的交流,让法治种子在村民心中悄然扎根。

图为法润万家成员进行普法宣讲 蔡好好摄

儿童课堂:让法治点亮童年底色

午后,汉头村的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普法课堂热闹开场。团队成员化身“法治老师”,用童趣化的方式讲解法律。屏幕上,“听故事,明道理”环节里,小熊因拒绝陌生人糖果、识破虚假中奖信息,守护自身安全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眼睛发亮。“遇到陌生人给的东西能随便吃吗?”“看到奇怪链接点不点呀?” 互动问答中,孩子们争先举手,从故事里提炼出自我保护的“法治密码” 。

为了让知识“活”起来,团队设计“法律大富翁”游戏,把“正确拨打110”“识别校园欺凌”等法律行为设为前进关卡,“遭遇诈骗未报警”“侵犯同学隐私”设为后退惩罚。孩子们分组竞赛,在掷骰子、走方格中,将法律规则内化为行动自觉。现场还准备了法治拼图反诈书签等小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兴奋地说:“原来法律这么有趣,我要把反诈书签给爷爷奶奶,教他们防骗!” 活泼的课堂里,法治意识如春雨润物,浸润孩子们的童年。

图为法润万家实践队员张华健与孩子进行课堂互动 王雨欣摄

青春担当:以实践传承法治初心

此次汉头村普法行,是南昌大学法润万家团队深耕基层法治实践的缩影。团队成员提前数日打磨宣讲内容,结合农村实际案例反复演练。在入户时,面对村民复杂的法律困惑,团队分工协作,法学专业学生精准释法,其他成员协助梳理证据、指引维权路径;儿童课堂上,擅长沟通的成员负责互动引导,创意达人设计游戏道具,让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碰撞出实效。

活动尾声,团队与汉头村村委会达成长期普法合作意向,计划通过“线上法治云课堂 + 线下季度宣讲”模式,持续为村民输送法律知识。参与实践的南昌大学学生冯皓阳说:“井冈山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把法律的温度传递到基层。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法治建设不是纸上谈兵,是要一步步走进百姓生活,我们青年要当好法治桥梁。”

从入户宣讲的细致入微,到儿童课堂的创意满满,南昌大学法润万家团队以青春之姿,在井冈山汉头村播撒法治火种。这场实践,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递,更是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让青春力量护航成长,续写着法治中国建设中动人的基层实践篇章。

供稿人:任思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