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也有“诗和远方”
编者按
城市发展,既要讲“内涵”也要拼“颜值”。近年来,南昌老城区“口袋公园”的数量不断增多,获得了周边居民的高度好评,极大地满足了群众日常休闲健身需求,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
此外,“口袋公园”还能促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构建城绿一体的绿色空间体系,将绿色融入百姓生活,提升宜居品质与绿色活力。上期《宜居宜业我们的城》关注了南昌市西湖区、青山湖区“口袋公园”建设使用情况。本期采访活动,我们走进南昌市东湖区、新建区,看看“口袋公园”如何为城市“增彩”。
航拍南昌市东湖区王家庄“小游园”。
省城东湖区南京西路“口袋公园”正在建设中,将于10月底前完工。
几位大爷大妈在王家庄“小游园”游廊休憩。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卢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傅蓝天摄影报道:10月19日,南昌的老城区下了一整天细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似乎被一层薄雾所笼罩。好在东湖区王家庄“小游园”铺设了沥青路面,陆先生仍旧可以如往常一般在公园游步道上休闲散步。
陆先生是该片区的老住户,他完整经历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王家庄“小游园”的巨大变化。“这里之前是一块拆迁空地,违章搭建了很多的低矮平房,用‘脏乱差’来形容再贴切不过。”陆先生愉快地向记者介绍,政府部门后来把这块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拆迁空地清理了出来,建成了一个小而美的“口袋公园”,颜值瞬间就提升了不少,老百姓幸福感满满。
像这样的“口袋公园”东湖区还有多处,南京西路的一处“口袋公园”将在10月底完工。据悉,该处“口袋公园”面积为530平方米,也是东湖区“见缝插针式”建设“口袋公园”的生动缩影。
“这片绿化带草木太密了,进都进不去,还有好多蚊虫。”家住永外正街电子局宿舍的赵阿姨说,附近老旧小区的大爷大妈们听说这里要建个“口袋公园”,可高兴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南京西路“口袋公园”呈狭长形,内部长有数棵高大的栾树,在该处建设“口袋公园”让城市更宜人。
“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特意留下了高大的栾树给百姓遮阴,又分片设置健身区、休憩区,以游步道进行连接,就是要将实用性发挥到最佳。”东湖区城市管理局市政园林股副股长陈旭萍介绍道。据悉,近两年,东湖区利用街角零星空地,因地制宜地先后新建和提升改造了50个“口袋公园”,为辖区居民腾出了14万平方米的活动空间,一个个绿地“小游园”建成落地,把城市的角落变成了“诗和远方”,不断为城市“增彩”。
在南昌市新建区修建的诸多公园中,文峰路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理念别具一格。由于现状用地与市政道路存在较大的高度差,设计中巧妙采用梯式台阶和挡墙进行化解,打造出一个极简又大气的公园入口,引人入胜;内部又划分出亲子活动区和老年活动区,增强了实用性。
“我远远就看到了这个小公园,梯式的结构让人真想进去看一看。里面的健身器械不少,休憩片刻,体验上佳。”在文峰路城市休闲空间游玩的孟先生忍不住称赞道。
城市中的“口袋公园”作为“家的延伸”,不仅要高大上,还要接地气。南昌市正紧紧抓住让老百姓“走得进坐得下”的内核需求,建成更多“用起来舒适便捷”的“口袋公园”,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绿色城市的美好与舒适,提升城市宜居宜业的成色。
编辑:陈婷 审核:黄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