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筑防线,青春知识护成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付婧、李姝霓报道:为普及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农村女孩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她们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盛放自尊、自信、自爱的青春之花。7月14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学生处“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带领红苏村的女孩开展“普及青春知识,共创美好未来”课程活动。

实践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也是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考虑到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孩子对于青春期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存在误解和困惑,实践队成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发放奖品激励等手段,创新课堂形式,帮助女孩更好地了解自己,顺利度过青春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实践队成员从青春期女孩出现的身体变化入手,对青春期常见现象进行提问,导入课堂。针对青春期女孩对青春期变化的害羞、畏惧心理,实践队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一步步耐心引导,帮助她们正视成长带来的变化。

实践队成员在为孩子们讲述青春期知识
随后,实践队成员带领女孩观看青春期知识科普PPT,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将重要的青春期知识转换为充满童趣又通俗易懂的内容,从“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自我保护”四个方面,全面细致、温柔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述青春期知识,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身成长规律,解读成长密码。
青春护航,知识相伴。“原来青春期有这么多奇妙的变化,我现在感觉更加了解自己了!”实践队成员深入浅出地向女孩介绍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如身高突增、第二性征出现等,让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有了科学的认识,不再感到迷茫和恐惧。同时,实践队成员还关注到了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发展,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波动、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们对于“青春期性教育”课程,既疑惑好奇又羞于表达,亟需科学知识的正确引导。课程从自然界“动植物生长”出发,到“我”从哪里来,介绍了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性行为的后果、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等内容,强调了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们要尊重他人隐私,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瓜,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在青春期保护自己呢?”针对青春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践队成员着重分析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导孩子们学法用法,防范性骚扰、避免网络陷阱、保护个人隐私等的正确做法,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有趣而多样的课堂形式、亲切而幽默的话语,使在场的女孩逐渐摆脱了最初的羞涩与局促,慢慢敞开心扉,陆续绽放笑颜。她们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害羞微笑,时而低语交流,纷纷融入到内容丰富而生动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青春期知识、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自己关心的问题,实践队成员也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一片融洽。孩子们表示,这堂课使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人体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她们感受到了来自实践队成员的关爱与温暖。


实践队成员向孩子们提问,积极互动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用内心去感受红苏村女孩的心灵,用耳朵去捕捉她们的迷茫与困惑,不仅传递了科学知识,更增强了乡村女孩的安全意识,帮助她们正确认识青春期发育规律和特点,保持自信阳光、健康开朗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用最佳姿态迎接人生最美的花季时期。
初心如磐护蕾绽,使命在肩助苗青。实践队成员秉持立德树人、寓教于乐的理念深入乡村,陪伴孩子们度过七彩假期,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希望的田野”上,实践队成员力学笃行,躬行实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广大学子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青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