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九江多举措用活“水”资源 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钟良报道:8月25日,记者从九江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自7月以来,九江市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降雨较长年异常偏少,气温较长年明显偏高,导致长江九江段、鄱阳湖等江河水位持续消退,旱情呈现急速蔓延趋势。据统计,截至8月21日,九江市因旱受灾达13.93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面对严峻旱情,九江市通过科学蓄水引水、强化用水管理、做好应急保障等措施,用活“水”资源,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九江市及时召开防旱备旱会商会,将工作重心从防汛调整到抗旱,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尽可能把山塘水库蓄满蓄足。同时,抢抓外江外湖水位较高、台风影响期间等有利时机,累计从外江外湖引水1247.4万立方米、提水7654.54万立方米。此外,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61次,预估增加水资源1.78亿立方米。针对部分因旱饮水受影响的偏僻地区和山头村落,新建4处水源,切实缓解群众饮水难题。
同时,九江严格执行“一把锄头”放水制度,及时疏浚沟渠,强化末端用水管理,严防“跑、冒、滴、漏”。应急、水利、气象、水文、农业等重点部门实时掌握干旱灾情,精准研判旱情发展态势,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循环利用工业用水。加强水源、水渠、水田的全过程用水管理,提前疏浚水渠,提高水资源传输效率。
另外,九江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后汛期先后开展2轮防旱备旱隐患排查,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6处。全市储备机动抗旱设备5700余台(套),前置乡镇1863台(套),还有机动运水车辆500余辆、抗旱机井2250眼。应急、水利、农业等组建16个抗旱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指导做好田间管理、用水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