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测一体”扰乱市场秩序

2025-04-15 19:24 阅读
工人日报

“只要氯化钠在成分表里的排名越靠前,它的去油能力就越强……”“就选这款,××牌的海盐洗发膏!”这是某视频网站一则洗发膏测评视频内容。视频一开始,博主以科普的态度表明多家洗发水的“去屑防脱”功能有多么不靠谱,而进度条过半,其突然话锋一转,从桌下拿出一款××牌海盐洗发膏,开始卖力推荐其去油功效和便宜的价格。(见4月12日《法治日报》)

如今,在网上“买买买”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很多消费者也会参考“第三方测评”的结果。但也正如媒体所报道,本应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测评”存在着诸多乱象,甚至“假测评真带货”,成为商家的“马前卒”。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此外,部分商家会通过诋毁其他企业来实现宣传自家产品的目的,例如,委托测评博主列出“红黑榜”,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列入“黑榜”。

从法律层面讲,“第三方测评”机构或博主盲目追求商业利益,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进行诋毁型测评或者虚假测评,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对市场秩序的扰乱,或将致使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质量转向营销手段。

对于测评乱象,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布相关指引,厘清链条上各主体的权责。此外,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该领域的违规行为,拿出切实可行的惩治措施。互联网平台当“守土尽责”,建立严格、科学的审核机制,对测评类账号进行身份认证,并督促其在视频页面贴上“第三方测评”标签,以防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测评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但是,自媒体博主在发布测评内容时,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业伦理,切勿恶意评价或是发布虚假不实信息。消费者也需要擦亮眼,不能过于依赖测评博主,而是要多方查证、理性下单。只有多方协力,“第三方测评”方能真正为消费者“探路”,成为消费市场的有益组成部分。(杨玉龙)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