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子赴四川省小金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7月15日至21日,赣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赣青赴金 医路榴香”民族团结实践队奔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循着长征足迹,先至夹金山——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随后参观达维会师桥、懋功同乐会旧址(天主教堂),接着参观了三关桥战斗遗址和猛固桥战斗遗址,最后走进两河口会议纪念馆,队员们在参观中同步调研,与当地展馆工作人员、讲解员及群众交流,收集长征时期各族群众支援红军的故事,深化历史感知。
实践队走进小金县城,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江西路、城关二小等建筑,这些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江西对口支援小金县时共建的示范工程。在今天的小金到处都有“江西人民援建”字样,目之所及皆是援建的温暖印记。实践队员走进小金县街道,在与当地群众的交流中,只要知道他们是江西人,群众都会由衷地说道:江西人民是我们小金的亲人、朋友。
访谈当地老党员时,其言语间饱含对江西人民的感激之情。他表示,从各项援建工程的推进到“江西街”的顺利落成,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江西的无私支援与倾情付出。这份跨越山海的援助,已成为当地人民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实践队以非遗体验与互动交流为纽带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在马尔锅庄传习所,队员们观看省级非遗《马尔娃》实景剧,感受红色基因与嘉绒文化的碰撞融合,随后受邀加入锅庄舞,与藏族同胞共舞,拉近民族情感。
队员们还走进别斯满服饰传承人李琼坪工作坊,传承人细致讲解服饰起源、刺绣针法及“祥云”图案寓意,并邀请队员试穿服饰、共跳舞蹈。此次活动通过观赏、互动等形式促进文化交流,让民族之间的情谊在实践中愈发深厚绵长。
实践队结合小金县医疗科普需求,在小金县会师广场进行基础健康监测和急救技能教学,设立了血压、血糖测量点,开展心肺复苏术、包扎教学,发放日常急救包;在崇德乡海坪村活动中心,实践队员普及常见病预防知识;在崇德乡卫生院,实践队员协助当地医疗人员进行全民体检,助力开展阿坝州“石榴籽”工程健康保障行动。
此次活动精准对接当地医疗需求,提供多样化健康服务,助力基层医疗,增进与当地群众联系,为促进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跟随巡山员踏上日常巡护路,亲历基层生态守护者的工作日常;前往金山玫瑰种植地,了解玫瑰产业及加工,在藏族同胞指导下劳作;走进中药材种植田,在药农指导下辨识药材并拔除杂草。通过携手巡山、并肩田间劳作、与农家倾心共情等一系列生动实践,诠释了“服务乡村”的内涵,让“民族团结”化为具体行动。
从红色寻访的历史回望,到援建探访的时代延续;从文化交融的情感共鸣,到医疗惠民的服务联结;从乡村共助的行动落地,到青年践行的薪火相传。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从认知落地为行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