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04 10:5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胡纯)7月13日至19日,赣南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赣州市兴国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厚植红色基因、践行医者初心、呵护童心成长、凝聚民族情谊,用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

  在刘启耀纪念馆,古朴的青砖建筑与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革命往事,队员们凝视着刘启耀同志身着布衣、眼神坚毅的影像,深刻感悟他的清廉与忠诚。在长冈乡调查纪念馆,队员们开展了专题学习。此外,队员们还走进兴国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鞠躬致敬,通过展厅里的实物与故事,重温革命先烈“为信仰勇牺牲”的崇高抉择;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静静诉说着党的奋斗历程。现场开展微团课宣讲,用草鞋与米袋子的红色故事深情诠释了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夜访农户”的实干好作风。这些跨越时空的作风传承,点亮了实践队员们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探访钟效培烈士生平事迹展,为他28岁血战日寇、鞠躬尽瘁的壮举动容。一场场红色之旅,让队员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信念。

  立足医学专业特色,实践队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在程水村“一老一小”幸福院,队员们为老人测量血压、推拿舒缓筋骨,用专业技能缓解他们的身体不适。同时,队员们化身“安全宣传员”,向村民发放反诈宣传单和防溺水手册,结合案例讲解“电信诈骗识别技巧”“溺水急救步骤”,用通俗语言筑牢安全防线。田间地头也留下了队员们的身影。在程水村的稻田里,他们卷起裤脚参与插秧割稻;走访村民家中时,队员们耐心记录群众需求,发放调查问卷,既为基层治理提供参考,也让村民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

  实践队以“关爱童心”为核心举措,为乡村儿童打造多元成长课堂。在程水村儿童之家与红领巾少年军校,“党史小故事”让红色种子在少年心中萌芽;防溺水知识与心肺复苏教学中,队员们通过模拟操作,帮助孩子们掌握实用急救技能。“画出心中的自己”绘画活动里,学生们用彩笔勾勒理想,队员们则以自身经历鼓励他们“向梦而行”。文化传承课上更显温情:非遗漆扇制作中,小朋友们专注地描线、上色,不少人举着作品期待地问“能再做一把送给妈妈吗”,稚嫩的孝心令人动容;书法课上,队员手把手教写“爱祖国”“守团结”等字,一笔一画间播撒文化自信。此外,擒敌拳学习、数理游戏等活动,让少年们在欢笑中强健体魄、启迪智慧,为成长注入无限可能。

  在瑶前畲族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员们开展“乡音润心田 推普助振兴”宣讲,用图片与案例说明普通话对交流、发展的重要性。《爱我中华》的激昂旋律响起,队员与孩子们齐声高歌,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热爱;“手印联结民族情”活动中,五彩手印汇聚成民族团结的美好图景。热情的畲族村民还邀请队员体验传统服饰,大家换上精美服饰载歌载舞,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畲族文化魅力,让民族情谊在互动中愈发深厚。

  从红色场馆到田间地头,从义诊服务到民族联欢,“清风杏林”实践队以青春之力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队员们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