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青三下乡丨上饶师范学院:在社会大课堂中探寻畲族文化根脉

2025-08-06 15:04 阅读
大江新闻

近日, 上饶师范学院“畲乡守艺传薪火,踏痕寻脉焕新声”中华文化传承团深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文化溯源、非遗体验、教育实践和公益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探寻畲族文化根脉,以青春力量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溯源:在行走中触摸民族根脉

传承团的畲乡之行聚焦于对畲族文化的探寻与学习。在当地畲族文化传承人雷省身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探访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雷家大院与雷氏、华氏宗祠。通过仔细观察祠堂中独特的凤凰图腾、大院里精美的木雕窗棂和陈列着的畲族传统服饰,聆听雷老师讲解祠堂石碑上刻画着的家风、家训,队员们对畲族的建筑特色和民俗遗存等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老建筑、老物件不只是木头和砖瓦,它们是会说话的历史,记录着我们民族的奋斗和智慧。”雷省身老师介绍道,“看到你们这些大学生愿意来听、来看,我感到我们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希望。”

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与手工作坊,将目光投向畲乡的乡村振兴成果。在乡里的非遗豆腐工坊,队员们观摩了古法制豆腐的完整工序。在生态茶园,队员们在茶农的指导下,体验了采茶、制茶的辛劳与乐趣。这些体验让队员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束之高阁的展品,而是与当地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实践,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青春献力:以公益服务守护畲乡文明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传承团发挥专业所长,走进篁碧畲族乡中心学校,将所学所感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为当地学生带去了为期5天的“畲族文化+”主题系列课程。课程设计巧妙地将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团队成员用畲汉双语,带领孩子们诵读畲族英雄史诗《高皇歌》的经典选段;以凤凰图腾和畲族服饰为灵感,一起创作出一幅幅富有畲族文化气息的绘画作品;与孩子们在悠扬的畲族歌谣里共同跳起畲族舞蹈《美丽的畲乡等你来》;在蹴球比赛中一同感受民族智慧与团结的力量。

传承团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公益服务,深入乡镇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协助当地学校绘制防溺水安全主题黑板报;通过发放传单、讲解真实案例的方式,向村民们宣传防诈骗知识,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筑牢安全文明的防线。他们还开展了语言状况调研,记录濒危的畲族方言词汇,为守护民族语言瑰宝贡献力量。

艺彩绽放:结业汇演展现传承新声

近日,一场由传承团成员和当地学生共同参与的结业汇报演出,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竹竿舞、蹴球展示等具有浓郁畲乡风情的节目依次上演,方寸之间展现出畲族传统体育的智慧与魅力。语言类节目畲族史诗《龙麒之死》的畲汉双语吟诵与《少年中国说》的激情朗诵,形成跨越时空的历史与时代的对话;孩子们身着畲族服饰带着自己创作的文创纸盘进行走秀,展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最后,全场师生齐唱《爱我中华》,以青春之声谱写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汇报演出充分展示了此次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在展现畲族文化的魅力与活力的同时,也凝聚着传承团与畲乡群众之间深厚的情谊。

9天的实践结束后,传承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深入畲乡的实践,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更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脉搏。“我将把在畲乡的所学所感带回校园,化作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努力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成员庄佳瑜说道。正如团队名称所寓意的那样,“守艺传薪火,踏痕寻脉焕新声”,青年学子们正用实际行动守护文化之根、传承精神之火,让古老的畲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青春新声。

文:陈晞 曾雨萍 赵珊

图:袁诗音 列弘熙 张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