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两岸情!38名台湾学子来抚州做面包、探古迹、聊创业……

2025-08-13 19:46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吴雅雯报道:8月5日至9日,第二届台湾学子文化抚州寻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来自逢甲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等台湾院校青年学子及抚州籍青年大学生代表38人,前往抚州市临川区、金溪县、资溪县等地,循着历史文化脉络,在山水与人文间穿梭,在互动中拉近距离,在共鸣中凝聚共识。

在王安石纪念馆内,青年学子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从“青苗法”到“募役法”,从改革的勇气到济世的情怀,青年们对王安石这位“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以前在课本里读过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印象很深,今天才知道他不仅是诗人,更是胸怀天下的改革者,这种担当精神太让人敬佩了。”台湾学生曹同学感慨道。

走进汤显祖纪念馆,青年学子观看“临川四梦”图文展,了解汤显祖如何以笔为刃书写人性与真情。当看到两岸艺术家合作演绎的《牡丹亭》剧照时,台湾学生江同学笑着说:“《牡丹亭》在台湾也很受欢迎,原来我们从小听的‘情至’,根源就在这里。文化真的没有距离,好作品能让所有人产生共鸣。”

竹桥古村是“金溪书”的发祥地和主要承印地,村内保存着古雕版印刷作坊遗址两处。青年们在这里体验雕版印刷,拿起鬃刷,将墨汁均匀刷在雕版上,再覆上宣纸轻轻按压,一幅幅“福”字、福娃的作品便跃然纸上。“小时候在课本里见过雕版印刷,今天亲手做才知道,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藏着工匠的用心。”台湾学生魏同学小心翼翼地将作品吹干,“我要带回台湾,告诉家人这是我用千年技艺印出的祝福。”

乔治棕榈山庄由台商李嘉芳先生创办,山庄内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融合了现代休闲理念与南国风情园林设计。李嘉芳向来访的学子们详细讲述了其选择在此创业的心路历程:“从宝岛台湾来到这里,不仅因为此地风光秀美、发展潜力巨大,更因为这里乡亲们的热情好客和当地政府给予台胞创业者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深感此乡如故乡。”

青年学子们还参访了仰山书院、资溪竹科技博物馆、江西庄驰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陆恒食品有限公司等地,并开展了“两岸青年面包DIY”活动,台湾青年与抚州青年混搭分组,分工合作。当金黄的面包出炉,大家争相品尝,分享彼此的作品。“原来资溪是‘中国面包之乡’,难怪面包这么香!”台湾学生曾同学咬着刚出炉的面包,“和大陆朋友一起做面包,就像和面一样,越揉越亲近。”

undefined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抚州-台湾青年发展交流座谈会,台湾青年和抚州市青创协会代表围绕创业政策、就业愿景、创业历程等进行交流互动。在抚州长大的台湾学生李同学说:“这次寻梦之旅更让我明白,我们台青在大陆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是同学借我的那本笔记,是叔公和乡亲们一起种下的那片果树,是台办给我们的生活鼎力帮助,让我们的根在大陆扎得越来越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