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天然气基本实现县县通,江西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董文涛报道:接通长输管道天然气的县级地区较2020年新增42个,基本实现100个县(市、区)全覆盖;新能源装机规模较2020年底增长1.6倍,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成为主力电源之一;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均居全国第二……8月13日,全国生态日前夕,省政府新闻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一组组数据,展示出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和“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强化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效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赣鄱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我省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度电煤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克左右,长输管道天然气基本实现县县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增效,我省完善节能审查制度,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的节能监察体系,对新上“两高”项目实行能耗替代。累计打造4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带动全省铜铅锌冶炼、煤制甲醇等产品能效优于国家标杆水平。“十四五”前四年,全省考核口径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15.3%。
工业领域按下低碳转型“快进键”。我省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建设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16万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营业收入达4000亿元。建立区域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44家,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第五。“十四五”前四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4%。
此外,我省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运公共充、换电站约6000座,公共充电桩超7万个,实现千吨级以上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含巡游车和网约车)超6万辆,占比85%左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2017年以来,我省已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数量居全国第四。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4个。生态“高颜值”加速转化为发展“高质量”。
吉安市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层面全要素生态资源交易平台,今年上半年,该市生态资源交易量突破1万宗、成交金额54亿元;抚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域生态产品GEP核算体系和全市域“两山”转化中心建设,生态资产权属交易额累计突破260亿元……全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功能定位等,因地制宜探索了“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绿色资本”等多种“两山”转化路径,努力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兵表示,我省将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有力的节能降碳政策举措,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