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被列为Ⅱ类防控地区!如有这些症状,请立刻就医
连日来
佛山、武汉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图源:深圳卫健委、小红书@努力搬砖的小张
还真别笑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期发布的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
江西被归类为
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
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Ⅰ类地区(6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Ⅱ类地区(11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
Ⅲ类地区(8个):指有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但存在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西藏、陕西、甘肃。
Ⅳ类地区(7个):指目前未监测到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蚊子咬人后果很严重吗
为啥今年基孔肯雅热疫情如此凶猛
热带蚊子的病毒
为啥会影响我们呢
随着基孔肯雅热关注度持续走高
相信你也一肚子疑问
一起来看看
首先,基孔肯雅病毒并不是“新”病毒。
1952年,该病毒在非洲坦桑尼亚被首次发现。1958年,在泰国曼谷被发现,这也是它首次进入亚洲。2008年,我国首次从斯里兰卡归国人员中发现输入性病例。
这又是非洲,又是南亚的,热带的蚊子会要专门飞来把病毒传给我吗?
嗯,是这样的,2004年以前,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而埃及伊蚊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地区,所以它能传播病毒的区域的确有限,主要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
白纹伊蚊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至辽宁,南至海南。埃及伊蚊在我国局限在海南、广东、云南边境及台湾南部。两种花蚊子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2004年,肯尼亚爆发了基孔肯雅热疫情。病毒传到印度洋中的法属留尼旺岛后,发生了一个重要突变(病毒在包膜E1蛋白第226位关键突变),突变的结果就是,导致传播病毒的媒介从埃及伊蚊扩大到白纹伊蚊。也就是说,原本局限于热带的病毒全球化了。
这次佛山流行的就是印度洋进化谱系,非常适应白纹伊蚊,扩散速度非常快。
事实上,今年基孔肯雅病毒正在全球流行中。年初在法属留尼旺岛开始流行。截至6月21日,巴西累计报告176391例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近期,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均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如此,咱国家输入风险就加大了。
此外,今年雨水特别多,导致蚊虫密度特别高,特别容易引起社区流行……
基孔肯雅热,即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单一,就是蚊子叮咬。传播过程大致如此:叮咬感染的病人后,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在它的中肠大量复制,随后进入循环系统,最终到达唾液腺分泌到唾液,这时蚊子再去叮咬其他人时,病毒就通过唾液完成传播了。
虽然大多数感染者一周后即可康复,但关节疼痛有时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所以,近期出行,最好提前查询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健康通告、警示信息。
如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外出结束后2周内,要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目前,基孔肯雅热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广泛可用的疫苗。阻断疾病传播的核心手段,还是预防蚊子叮咬。如何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呢?供你收藏的一图读懂来啦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自科普中国、科普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