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和合共生,探寻“何以中国”的天津印记

2025-08-14 16:2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海河奔涌,文脉悠长。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活动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对文化传承新路径的广泛关注。从武术到戏曲,从年画到民俗,天津再次以文化为纽带,编织跨越山海的“和合”故事。

  在信息时代,网络宣传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有效途径。“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发展的时代叙事与世界文明的对话愿景,浓缩于一方舞台。这场活动可谓集多重要素于一身,它不仅打开了天津的“城市密码”,更以鲜活的实践回答了“何以中国”这一宏大命题——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于传承,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境界在于“和合共生”的天下情怀。

  天津作为“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因漕运兴起,在历史中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枢纽。从明清时期的南北货物集散,到近代开埠后的中西文化碰撞,天津见证了太多的交流与融合。近年来,天津坚持以文化滋养城市灵魂,守正创新、和合共生,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无论是古文化街的泥人张把手艺做细“于径寸之间”,还是在杨柳青古镇民俗文化馆体验“历史·民艺·传承”的立体画卷,抑或首创全国“移动相声剧场”,载着笑声一路跑起来……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更能够深层次探寻“何以中国”的天津印记。

  海河之水奔流不息,裹挟着六百多年的城市记忆,也映照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气象。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天津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创造了我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照相机和电视机等诸多“第一”,海鸥、飞鸽等本土轻工业品牌更是成为一代人的国民记忆。进入新时代,天津通过经济协同、产业融合、创新引领等多方面实践,将“和合共生”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脉络。以轻工业为例,曾经的海鸥、飞鸽等品牌在新时代借助科技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系统,这些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如今的天津用活跃跃的发展实现了“津非昔比”,不仅充分展现了创新和活力的现代演绎,更成为观察中国、感知中国的“鲜活样本”。

  此次“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探寻文化传承的新方向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路。我们期待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和合共生”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江新华)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