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颜值价值“双在线”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侧记

2025-08-14 17:3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潘旭、张茜姿、田文、赵爱榕、乐博铮)赣州市上犹县社溪镇石崇村是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江西水利电力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扎根石崇深入推进帮扶工作,连续2年获省派单位驻村工作队考核“好”等次。2025年7月,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大学生记者“乡村振兴文明同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和“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大家发挥专业和技能所长,聚焦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果、探寻乡村生态变化,依托赣州“客家摇篮”与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深厚底蕴,调研其历史脉络、现存形态,挖掘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探寻文化传承创新之路,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乡村蝶变及客家文化魅力。

  “现在水生态修复了,村庄整体颜值也提升了,村民日常休闲有了好去处,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说到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建成后大家生活的变化,石崇村村民黄小建话语里满是赞许。这一项目,以生态为画笔,为石崇村勾勒了幸福生活的崭新图景。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迭代更新,也是守护绿水青山、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落子。它在筑牢水源保护屏障的同时,根治水土流失顽疾,让河湖重归“清水绿岸”,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生态基石。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航拍(局部 摄于2025年7月)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航拍(局部 摄于2024年7月)

  2023年,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时称南昌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相关博士团队携手上犹县水利局、社溪镇、石崇村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土地,调研问计于民,一份科学严谨的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实施方案(含风景园林设计)呈现在大家面前。学校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水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科研技术人员于2024年多次前往石崇村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编制了《上犹县社溪镇石崇村乡村振兴规划》《上犹县石崇村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景观设计》。2024年,项目建设启动,目前已基本完成。一幅生态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石崇村徐徐铺展。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岸景观(局部 摄于2025年7月)

  原石崇小流域河岸(局部 摄于2024年7月)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主体为石崇村引自白石坑水库并穿村而过的水渠。这是一条灵动的水带,涵养水土、泽润草木、泽被作物,是石崇生态涵养和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靠,却时常受水患困扰,水力侵蚀流域土壤,水土流失面积达10.33平方公里。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水源地白石坑水库

  生态护岸局部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师生们和驻村工作队的奉献精神。”上犹县水利局副局长刘斌表示。从方案设计的专业深耕,到驻村工作队的实干担当,师生们以行动诠释水利人精神。

  原石崇小流域护坡环竹(局部摄于2024年7月)

  在项目调研阶段,调研组发现原先的护坡环竹在风雨天会出现大片倒伏的现象,将本就很窄的河道遮掩起来。面对这种“河流消失”现象,江西水利电力大学驻村工作队牵头,与村干部协商后提出要治理河道,将河流还给村民。学校水土保持学院团队编制的方案中包括“鹅卵石护坡”“植草混凝土生态驳岸”“木桩围栏生态驳岸”“装配式植草混凝土护坡”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为河流“解困”。如今,河岸“问渠”“思源”等景观落地,一改当年模样,曾经浑浊的河水变得清透,空气中也没有了往日的腥味,这条曾经被“遮盖”的灌溉水渠、生活小河,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一条生态廊道。

  师生在项目现场开展思政课活动和实地调研

  再美好的生态治理蓝图也不会自动落地生根。项目初与村民“见面”便遭遇信任壁垒:村民不相信小流域治理项目真的能够惠及各家各户,也不愿意配合出让土地。面对村民们的担忧,工作队及村干部拧成一股绳,耐心解疑,用真诚破冰。项目建设过程中质疑声又起:村民担心最后的建设成果无法结合实际只是“花架子”,不仅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反而浪费很多土地。在质疑中,工作队把大家的疑惑、担忧当作调研实情,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进村民的生活里,倾听村民的声音,鼓励村民积极提出整改意见,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参与到这个建设过程中来,并根据大家的要求结合实际反复调整工程方案。在多次的打磨及工作队与工程队反复协商下,建设成果实现了“颜值”“价值”“双在线”。

  “我觉得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来到石崇村驻村的一个重要的宗旨。”江西水利电力大学驻村第一书记陈智在提起这个过程时脸上露出的是服务于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理解冰冷的文字方案,但在后来的亲身参与中大家都慢慢感受到项目的温度。”这份言语中饱含的欣慰也藏在村民从“不以为意”到“热情支持”的转变里。

  当初步的建设成果有了一定规模后,村民也切实感受到获得感的提升,在一日复一日的见证中,对项目能改善生活的信心愈发坚定。陈智表示,来到乡村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学校,因此更要肩负起责任和担当,要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让村民能真正地有获得感、幸福感,展现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这份村民的认可,是学校乡村振兴展成效的生动注脚。

  石崇村航拍(局部 摄于2025年7月)

  石崇蝶变,幸福满盈。如今的石崇村,风景如画,河水清澈映云天,满眼翠绿青葱。生态步道蜿蜒,串联着两岸繁花,整个村庄环境焕然一新。茶余饭后,村民沿着整洁步道漫步,欣赏水清山绿的景致休闲娱乐其中。生态转变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村民们能售卖更多土特产,钱包更鼓了,日子更火了。

  石崇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让“绿水青山”的承诺,变成村民触手可及的幸福,见证着江西水利电力大学以生态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担当和深情,也是学校“问渠”党建品牌在乡村落地的一张金色名片,引领着石崇村稳步奔赴幸福未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