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赣疆情深十二日,石榴花开润和田
7月4日至15日,江西师范大学“红石榴”民族团结实践服务队15名师生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核心,启动“红石榴·语润边疆”推普文化节。在于田县和谐社区与库塔孜贝西社区,队员们通过“红石榴小课堂”开展诗词朗诵、红色知识竞赛、黏土手工实践等活动,让50余名当地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初二学生木合麦提艾力·亚森感叹:“今天的课比玩手机有意义多了!”

在于田县的走访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许许多多通过普通话这一媒介,进行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故事。退伍军人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克服普通话障碍服役辽宁舰,返乡后创立基金会反哺家乡;78岁的买吐送·卡斯木坚守库尔班大叔“语言通,心连心”的嘱托,退休后仍扎根基层教学;贫困户古丽艾米拜·阿布杜艾尼通过夜校学普通话,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社区课堂内外,队员古丽白克热木·吐尔逊深情讲述库尔班大叔“骑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学生们以书信寄托敬意;黏土课上,孩子们捏出“山西刀削面”赠予来自山西的队员王一凡,大手包小手作,筑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在和田团城的非遗巴扎,实践队队员们沉浸在南疆独特的风俗人情中,他们分享非遗感悟,见证着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

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内,实践队开展“红色走读”活动。50余幅历史图片、60余件实物展品,生动再现库尔班大叔爱党爱国、维护民族团结的一生。队员们从“聆听者”变为“讲述者”,录制红色故事视频,让库尔班精神在“推普”中焕发新生。

在7月11日举行的推普文化节闭幕式上,于田团县委领导、指导老师及全体同学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活动全程。朗诵视频《铃铛里的太阳》、学生手写信、黏土美食模型、“我的梦想”便利贴墙等成果精彩亮相。同学们在课余自发排练歌曲《如愿》,他们用整齐的,生动的歌声唱响旋律。

十二天实践,十五颗“石榴籽”以推普为基、文化为媒、家访为桥、红色为魂,在和田大地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新时代,新青年,正以青春之力,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绽放时代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