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项目现场,看高温下的国企担当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碧玉 实习生龙嘉仪、林姝彤
盛夏酷暑,热浪升腾。
近段时间,持续高温给各行各业生产运行带来了挑战。为促发展、保民生、保生产,国企一线工作人员无惧“烤”验,坚守岗位。近日,记者走近他们,记录他们科学调度、错峰作业等实招硬招,展现他们坚守岗位、担当作为的奋斗风貌。
战高温 保项目进度
“突突突……”8月15日,清晨五点半,江西国控集团位于南昌市的红谷滩基金产业园工地上,已响起机械运转声。50余名工人分散在24层高的建筑主体间作业,智能指挥中心实时监控着各作业面,确保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红谷滩基金产业园项目占地70余亩,总投资约为20亿元。它是南昌市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江西国控集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构建省级产业投资大平台,组建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的重要工程。
上午九点半,工地最高气温突破40℃。在施工现场,只见数个钢筋工蹲在脚手架上绑扎钢筋,安全帽下的汗珠正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据项目承建方带班班长石飞凡介绍,在三伏天时段,他们调整了施工时间,避开正午高温,在上午五点半至十点、下午三点至晚上八点半安排户外作业。“施工现场设有茶水亭,每层都备有凉茶、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热得厉害时我们就在工地实施喷雾降温。防暑工作做好了,工作效率才有保障。”石飞凡说。
项目经理谢鹏说,他们在施工现场配备了3名安全员,早班会强调身体不适的工人必须及时休息,同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处理工人中暑情况。项目自2023年开工以来实现“零事故”,预计今年11月,红谷滩基金产业园主体结构将封顶,明年底将交付使用。
站好岗 保车流畅通
8月15日,正值漂流旺季。资溪高速收费站因毗邻大觉山景区,迎来了高温与高车流的双重考验。据统计,资溪高速收费站日均车流量在2400辆左右。7月1日至8月14日期间,该收费站日均车流量达到近4000辆。骤增的车流,使员工工作强度显著提升。
作为从高速通往大觉山景区的重要节点,资溪高速收费站安排一线职工“三班倒”工作,以固定岗和支援岗相配合的方式,奋战在保道路畅通的前沿,当好烈日下的“守路人”。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资溪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张明告诉记者,当地中午室外最高温可达40℃以上,收费站广场因裹挟着沥青路面的热浪与车辆尾气,温度直逼45℃。
“天气炎热,如果收费站通行遇阻或者车速缓慢,过往司乘人员容易急躁。”资溪高速收费站一线工作人员元胡晨宇说,许多时候,他和同事们需要顶着烈日,在收费站广场对车辆进行指挥引导,还要与司乘人员耐心沟通解释,汗水湿透衣背是常事。有时候,司机遗失了通行卡,他们需要钻进闷热的车厢,耐心帮助寻找;当货车因其他路段拥堵分流至该站时,他们会主动送水送药,指引路线,安抚情绪,让司机安全舒心行驶。
为确保员工不中暑,资溪高速收费站做足了保障:配备防暑降温药品、防晒冰袖等物资,食堂每日供应冰绿豆汤、冰凉粉等清凉食品;实行户外疏导人员1小时轮岗制,缩短大家在高温下连续作业时间。此外,资溪高速收费站还联合资溪县人民医院开展中暑应急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备齐应急药品,为保道路畅通、助力司乘人员安全通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赶工期 建物流节点
8月20日,三伏天虽已结束,但热浪依然袭人。江西建工集团各大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挥汗如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奋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条”。
在弋阳县弋达物流产业园工地上,地表温度已升至40℃,钢筋灼热烫手。作为弋阳县重点打造的综合性物流产业园,该项目位于沪昆高速与G320国道之间,包含15栋单体建筑及一些附属工程。目前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进入到室外装饰、绿化及管网施工阶段。
“此前因土方回填耽误些工期,为了响应县里招商引资要求,目前我们在安全前提下,正全力赶工期,确保按时交付。”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弋达物流产业园项目经理熊亚鹏介绍。
目前,在这片工地上,有300名工人轮班作业。户外班组作业时间为上午五点半至十点半、下午两点半至六点半,同时,为避免工人中暑,工地配备了茶水亭,每天供应凉茶、十滴水等防暑物品,不定期提供西瓜、绿豆汤,同时开展安全教育与中暑应急演练。
此外,该项目在施工安全上也花费了不少功夫:配备3名专职安全员,安装10余个监控摄像头实时巡查;每个工区至少两人搭档作业,现场醒目位置设有安全警示标识。熊亚鹏表示,他们会对监控设备开展定期巡检,建立安全隐患台账,鼓励员工及时反映生产安全各环节存在的隐患。
依托沪昆交通廊道,建成后的弋达物流产业园将引进云仓、冷链物流、汽车修理、大型快递物流企业等进驻,成为赣东北重要物流节点和全省重点商贸物流园区。
在红谷滩基金产业园项目的根根钢筋间,在资溪高速收费站的车流热浪中,在弋达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工地上……炎炎烈日下,国企一线职工们的奋斗身影,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汇聚成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