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栋梁先锋”实践队:在乡村沃土中践行文化传承与振兴使命

2025-08-25 11:13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栋梁先锋”实践队来到了吉安市遂川县五斗江乡,在斗牛狮的铿锵声里触摸文化根脉,在龙泉码中挖掘历史智慧,在荷花塘的清香中感受生态智慧,在蜂群的嗡鸣中探寻致富密码,更在星夜的欢歌里凝聚振兴力量,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村里延续了数百年的斗牛狮民俗。老艺人们身着彩衣,手持牛头,在急促的鼓点中腾跃、翻转,每一个动作都藏着祖辈传下的规矩,每一声呐喊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祈愿。队员们在去村民家探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都会在过年期间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其中斗牛狮在表演中尤为突出,队员们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斗牛狮的传统文化,在网上查找大量资料并且去走访当地的村民,从村民口中得知斗牛狮的由来及其传承历程。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大家得知村里流传着与明末名臣郭维经相关的“龙泉码”文化。郭维经曾在此地推行的龙泉码,是古代用于木材计量的独特编码系统,凝聚着古人的商业智慧与管理智慧,如今虽不再广泛使用,却仍是乡土文化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为了更好地了解郭维经与龙泉码的故事,队员们在五斗江红军驿站潘萍的带领下参观了郭维经纪念厅,当实践队员们看到郭维经推行的龙泉码时,都纷纷感慨“哇,这龙泉码看着好厉害啊!没想到几百年前的古人就有这么巧妙的办法,太厉害了吧!”这让队员们深刻地明白了唤醒乡村鲜活民俗与沉睡历史智慧,对接当代需求,是文化传承振兴的要义。

  村头的百亩荷花塘,是村民们的“聚宝盆”,也是大家实践的重要阵地。队员们协助村委会梳理荷花产业链:跟着村民学习采摘莲蓬、制作荷叶茶,用镜头记录荷塘劳作的场景,在短视频平台宣传“荷花生态游”;还来到村民荷花加工的场地学习,观看莲子加工的流程。如今的荷花塘,不仅产出经济效益,更成为连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的纽带。

  养蜂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一排排蜂箱藏在林间,嗡嗡的蜂鸣声里藏着村民的致富经。但传统养蜂模式面临产量不稳定、销售渠道窄等问题,让不少蜂农犯了难。实践队先来到了养蜂大王李海斌的家中学习养蜂技巧,李海斌告诉大家:“养蜂啊,得像照顾自个儿孩子似的,常看看蜂箱里的情况,冷热都得顾着,蜂舒坦了,蜜才能稠、才能多。”队员们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这小小的蜂蜜不仅是农产品,更成为承载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看着蜂农们捧着新订单露出笑容,大家真切感受到,特色产业的振兴,正是乡村焕发活力的生动写照。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乡村并未沉寂,村里的文化广场亮起了盏盏明灯,一场由实践队和村民共同筹备的文艺表演在此拉开帷幕。没有华丽的舞台,却有最真挚的热情;没有专业的设备,却有最动人的歌声。这场夜晚的表演,不仅是文化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联结。当村民们跟着节奏拍手、哼唱,当孩子们为精彩的节目欢呼雀跃,大家明白,红色旋律里的初心、传统文化里的情怀,正是凝聚人心、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星光照亮着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乡土大地生生不息的振兴之路。

  此次“三下乡”之行,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乡村的振兴,既要守护好斗牛狮这样的文化根脉、唤醒龙泉码所承载的历史智慧,也要盘活荷花塘、养蜂业这样的特色资源,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作为交院青年学子,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让乡村资源在开发中增值,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