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让更多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2025-08-27 16:31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81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5028个省级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超过2.93亿人次。各地通过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推开门窗见青山,踏过石阶品乡愁。传统村落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匹“黑马”,不仅彰显了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更折射出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保护与利用,让古老村落“活”起来。传统村落保护不是将其封存为“博物馆”,而是要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各地探索出“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江西省不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更通过加强文化传承,把传统村落文化与红色文化、村规家训、农事节气、民间艺术、乡风民俗等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文化价值功能,真正让传统村落存于历史、活在当下。目前,江西全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413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传统建筑2万余幢。这种“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模式,让传统村落既留住了“形”,更守住了“魂”,真正成为“活态的博物馆”“会呼吸的历史”。

  产业振兴,乡土文化变成“金饭碗”。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不仅传承了文化,更激活了产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特色民宿、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作为全国传统村落资源大省,江西依托传统村落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全省建成“毛笔村”“白莲村”“蜜橘村”等特色产业传统村落267个,吸引回乡新乡贤1865人、新村民5250人,共有12.5万名传统村落村民原地就业,全省传统村落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28.53万元。例如,婺源县打造精品古宅民宿600余家,每年吸引游客110万余人次,2万余人吃上旅游饭。

  未来可期,传统村落发展大有可为。近年来,国家出台支持政策,传统村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为此,面向未来,传统村落要创新探索保护利用新途径。一方面,要避免“千村一面”,深挖每个村落的独特文化基因,打造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要推动数字赋能,利用新技术开展数字化保护,将乡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开发更具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与此同时,也要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让村民真正成为保护利用的主体和受益者。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当2.93亿人次走进传统村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市场的繁荣,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和乡村活力的迸发。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活着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远方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彭松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