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学生教室内举凳砸老师”暴露教育之痛

2025-08-28 17:23 阅读
大江网原创

  8月25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则教室内学生上课的监控视频。内容显示,一名教师从讲台上走下向一名学生说:“干啥呢,东西交出来,快点。”该名学生突然情绪失控,先是一把将一旁的同学推开,而后抄起一把凳子向老师砸去。8月26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龙岗实验中学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警方正在调解此事。

  视频内容看起来令人心寒,教师正常履行自己的管教职责,一没推搡,二没辱骂,学生却对其暴力相向,竟然拿凳子直接砸向老师……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外,古人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可见教师地位之崇高。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本应该是一种天地间最美好的关系,然而,屡屡出现的学生殴打教师的事件给这样的关系蒙上了阴影,令人难以释怀。

  难释怀于“教育关系的倒置”。师生本是教育场域中最温暖的联结,教师倾囊相授,学生虚心受教,这种基于尊重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可当学生将凳子砸向教师、将拳头挥向师长时,不仅是对教育秩序的干扰,更是对“尊师重教”认知的颠覆。教师本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却沦为暴力侵害的对象。当教师自身安全都无法“保全”,教育教学又该如何实施呢?这种关系的错乱,无疑会让更多人担忧,师道尊严何在?

  难释怀于“教师权益的失语”。从新闻中可以看到,佳县事件中被砸教师在事发3个月后仍未获得明确关怀,多地教师因管教学生遭投诉、被处分,教师群体正陷入“动辄得咎”的迷茫困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虽然明确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但在现实语境中,当管教引发冲突,教师往往“有口难言”……学校怕担责选择“息事宁人”,部分家长以“保护孩子”为由施压,甚至舆论还会无原则、无底线苛责教师。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屡屡被漠视,当“严师”因畏惧风险被迫“佛系”,最终受影响的是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生态的营造。

  难释怀于“未成年人责任的模糊”。从近年来多起袭师事件中,“未成年人”常被当作免责“挡箭牌”。未成年人的确需要保护,但保护绝对不是纵容。若学生动辄以暴力对抗教师,却无需承担任何后果,会在潜移默化中助长其嚣张气焰。极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社会后,也漠视规则秩序、肆意伤害他人,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佳县事件中,学校仅强调“双方调解”,却未提及对学生的教育与追责,这种“和稀泥”的态度,本质是对教育责任的逃避,更是对暴力行为的变相纵容。

  学生殴打教师是教育之痛,也是社会之殇。要化解这份难以释怀,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给予孩子关爱与正确引导;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强化对教师权益的保护,严肃处理学生的暴力行为;社会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明确教育惩戒的边界,为教育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正轨,让师生关系重归和谐,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未来的明灯。

  (樊树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