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文旅“花式整活”引客来

2025-08-29 15:22 阅读
江西日报

  心安湖上鼓点铿锵,龙舟竞渡的训练场景热火朝天;百嘉老街里,改造一新的清末骑楼灯火璀璨;罗塘教育基地内,学员们认真聆听“红话筒”讲解……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万安文旅的日常图景,更折射出该县全域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今年1月至7月,万安县接待游客210余万人次、引进县外480余批旅游团队、过夜游客占比攀升至33%,3组数据背后,揭示了万安跳出传统文旅框架,用创新思维重构全域旅游生态的破局路径。

  变“沉睡资源”为“爆款场景”

  “没想到老粮仓改成龙舟文化展示馆后,老风车、旧船桨、老龙舟,配上声光电变成了时光隧道,孩子看得入迷,我们也找回了童年记忆。”百嘉镇居民李群带着家人参观时感慨道。文旅产业最怕“一成不变”,万安的破局之道,让每一处闲置资源都成为可体验、可互动的“活场景”。

  老建筑里藏着新玩法。百嘉镇的老粮仓不再堆粮,变身龙舟文化展示馆、手工体验馆、草船射箭馆等互动体验新业态;高陂镇的旧校舍告别沉寂,联动田北农民画村景区,转型为研学宿舍楼和接待基地;住宿也玩出新花样,让“住下来”成为一种享受。

  老文化玩出“潮表达”。农民画成为景区IP的核心元素,万安将农民画印上文创产品,推出8款“可带走的万安记忆”,把龙舟文化从“看比赛”变“玩起来”,水上自行车、旱地龙舟等10余种新业态,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直呼“原来传统文化能这么有趣”。

  夜晚时光解锁新体验。过去游客“白天逛景点,晚上就离开”,如今百嘉老街96间清末骑楼改写了这一现状。烟火老街的小吃、夏日好声音的演唱、滨江夜市的热闹,形成“夜游+夜娱+夜宿”的消费闭环。

  从“被动等客”到“主动引客”

  “以前我们推广万安线路,要自己找资源、谈合作,现在政府牵头和周边县区签了协议,线路更丰富,游客报名更积极了。”赣州嘉合旅行社负责人荣贵说。客流是文旅产业的命脉,万安用政策“精准滴灌”,把“过客”变成“常客”。

  部门协同拧成“一股绳”。文旅发展不是单打独斗,万安由县领导挂帅,拉起文旅、宣传、教体等10余个部门及乡镇的“联合战队”,周汇总、月通报、季调度,打破部门壁垒,让政策落地快、见效实。

  跨区合作搭起“引客桥”。依托“嘉游赣”平台,主动与于都、新干等周边县(市、区)握手,签游客互送协议,把“隔壁客”变成“自家客”。5月以来,就接待“嘉游赣”团队62批、6760人次,跨区引流成效显著。

  红色资源炼成“吸客磁”。万安把红色基因变成引流密码。建成30亩县委党校新校区、红色罗塘综合服务中心,串联康克清故居等7处红色地标,打造“红色缅怀+红培研学”线路;融入井冈山—万安—遂川—永新循环教学线,与赣县区委党校共创“重走红军路”品牌。今年以来,红培研学接待超1.25万人次。

  让“小众打卡”成“全民热议”

  “上万人看龙舟赛一起喊加油,太震撼了。我还吃了万安鱼头、逛了百嘉老街,这趟旅行值了。”广东游客陈先生兴奋地说。文旅要出圈,离不开现象级活动的助推。万安紧盯潮流、贴近大众,用一场场活动让“万安文旅”成为热搜词。

  品牌赛事打响“万安名号”。依托万安湖、赣江的水资源优势,万安把“水”文章做足。“龙行赣江·畅游万安”龙舟赛成端午爆款,20万游客现场围观,拉动消费超千万元;筹备中国皮划艇巡回赛、路亚垂钓大赛,让“水上运动”成为万安新标签。

  草根活动激活“乡村热度”。万安的乡村活动同样精彩,弹前、夏造等乡镇利用与赣州接壤的优势,举办“万安—赣县”村BA、啤酒龙虾节、夏夜音乐宴,搭配全民运动跑、文体演出,把“边贸乡镇”变成“网红打卡点”,吸引周边20万游客,带动消费100余万元。

  新潮玩法圈粉“年轻群体”。想抓住文旅未来,就得抓住年轻人。万安县引入电竞赛事,王者荣耀城市争霸赛吸引32支省内外战队参赛,线上观赛人数超20万。3.2万人次年轻游客、电竞爱好者齐聚,让“美丽万安”多了“青春滤镜”,也为文旅市场注入“年轻动能”。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幸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